「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2022年10月14日20:51:01 科學 1435

最近天天排隊做核酸有不少小夥伴一直在問「我的核酸報告怎麼還沒出來?」感覺只有拿到核酸陰性報告心裡才會踏實很多人以為核酸檢測就像血常規一樣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其實核酸檢測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市民按照通告時間到指定地點採樣

第一步大家都懂的,就是常說的「捅嗓子眼兒」,張開嘴巴,由專業採樣人員在特定採樣點來完成。如果從上午7點準時開始的話,全市全員核酸採樣一般需要花費4—5個小時,到中午12點才能全部完成。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採樣結束後 標本被統一送到特定實驗室檢測


採樣後,標本會被放入病毒保存液中,全員核酸檢測過程中,由於核酸標本數量大,為了節約檢測時間,往往是採集夠相應數量的標本,便會有專人專管專車「全副武裝」地運至實驗室。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簽收標本後一個個拆開錄入系統


標本來到實驗室,需要檢測人員一個個拆開雙層密封生物安全袋外包裝,每拆一個都要噴一次酒精消毒,還要做好生物安全防護。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隨著「滴」一聲,標本的信息就會錄入系統,對接健康碼。這期間,全手工,不比取樣快多少。特別是在海量標本里,還要保證0錯誤,不能張冠李戴。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震蕩標本 提取核酸


標本進行加樣前,為了將病毒從咽拭子上「抖落」下來,需要進行充分震蕩。將病毒的核酸釋放出來,露出它的「真面目」。一般包含裂解、結合、洗滌等過程,需要數次重複,才能提取到核酸。這個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是得一個個擰開蓋子,用加樣槍吸取標本進行核酸提取。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在完全0污染環境中配置試劑


檢測人員需根據標本的多少,配置好大量的檢測試劑和輔助材料,然後精準分配到每一個小管中。多少份標本就配多少份試劑,多少份EP試管,又是幾千個槍頭的工作量。這個步驟是完全0污染,嚴格精確操作。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這裡就來到了大家常聽說的PCR方法——聚合酶鏈反應,它是一种放大病毒核酸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把病毒核酸無限放大後,才能檢測到標本中的病毒。

提取完的核酸很容易被污染,很容易降解,所以操作更要絕對謹慎謹慎又謹慎!同時,提取好的核酸只需加入5ul進入試劑體系進行擴增,5ul相當於一滴水的十分之一,用極小的槍頭也只能看到頭上那一點點。而且還要求操作過程:快!穩!准!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上機檢測,「發動」了就不能停下來

核酸標本上機檢測開始後,是不能停下來中途添加新的標本的,必須要等這一批的結果擴增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批標本的擴增。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審核結果


廣漢每一輪全員核酸約採集60餘萬人次,約6.2萬管標本。全部標本完成上機檢測,得出初步結果,往往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天凌晨。


此時,也許你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但是,廣漢市疫情應急指揮部和核酸檢測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


如果檢測結果無異常,就會進行數據傳輸,再由大數據平台進行處理和發布,這樣,大家就可以在手機上查詢到核酸檢測結果了。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如果檢測結果異常,24小時待命的「追陽小隊」還需要對異常標本進行單人單采,再重新送入實驗室進行標本震蕩、核酸提取、試劑配製、核酸擴增,這樣一系列流程下來,又需要花費約4個小時。再圍繞相關信息做初步流行病學調查,收集準確的相關醫學信息、個人信息,信息齊了之後上報審核。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經專家研判後,才能向大家發出新的疫情防控公告,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凌晨4、5點鐘了。我市在10月6日發現一例市域外返廣漢人員核酸檢測陽性後,又相繼在10月9日第四輪全域全員核酸檢測和10月12日第七輪全域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陽性病例,廣漢市疫情應急指揮部向社會公布的有關疫情防控通告,正是按照以上嚴格的工作流程才和大家見面的,確保了信息的準確無誤。

「科普」為什麼疫情防控通告凌晨才會和你見面?那是因為…… - 天天要聞

現在來看得出一個「小小」的核酸檢測報告,發布一條短短的疫情防控通告囊括了那麼多的步驟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疫情當前檢驗人員正在全力投入核酸檢測盡量縮短出結果的時間您的焦急同樣也是他們牽掛的大事!所以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這場疫情終究會過去,讓我們共同靜待花開!

來源:微新廣漢、檢驗醫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 天天要聞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屆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著眼於益生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益生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養樂多支持主辦的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 天天要聞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組發布任免通知,經研究,決定:孔大力同志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免去沈志強同志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職務。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強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長職務,保留正局級。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動力學中心「行星物理與...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 天天要聞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熟悉刑偵推理類作品的朋友們,肯定對氰化物印象深刻——畢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點劇毒的氰化物就飲恨當場。然而,在無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為傳情達意的禮品。不僅如此,動物「情侶」之間還有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危險互動,在這個 520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 天天要聞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 年美國超過 10% 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 天天要聞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22日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62717個,並首次收錄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物物種名錄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 天天要聞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TechWeb】近日,OpenAI聯手G42、甲骨文、英偉達、軟銀和思科等公司,共同宣布打造「星際之門阿聯酋」(Stargate UAE),這是OpenAI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平台Stargate的第一個國際部署項目。作為「OpenAI for Countries」倡議下的首個合作夥伴項目,OpenAI正在與G42合作,在阿布扎比阿聯酋-美國人工智慧園區(UA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 天天要聞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蘇糖核酸(TNA)是一種非天然核酸,結構簡單(圖1),能像RNA一樣鹼基配對,也能摺疊形成功能性結構,因此被視作生命起源早期可能的遺傳物質。而且,TNA具有優異的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展現出潛力。圖1. TNA與RNA的化學結構
「唯論文」如何破?清華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唯論文」如何破?清華給出答案

清華大學學子正在上課路上。清華大學供圖 在清華大學研究生評價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從2019年起有4份文件圍繞一個主題密集出現:《清華大學關於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的導向;修訂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和《攻讀碩士學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