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2022年10月14日01:14:08 科學 1348

近日,湖南永州的一位年輕釣魚人,就在當地野河釣魚時,釣起一條外形奇特的「怪魚」。作為一名釣魚愛好者來說,本地常見的魚都很熟悉,比如鯽魚鯉魚、鰱魚、太陽魚、小雜魚、像鰟鮍、釘子魚、趴地虎等等。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然而,這條奇怪的魚,讓釣魚愛好者有點懵,完全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怪魚,認為是保護物種,將其放生。據悉,怪魚全身呈青綠色,鱗片細密有光澤,看起來非常地漂亮,體型有點像是草魚,這位釣友認為應該是一種罕見的奇特魚種。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罕見「怪魚」到底是什麼物種?

關於湖南小伙的罕見怪魚,不少網友稱:該魚名叫青龍、青衣魚(四川叫清波魚),由於物種種群數量十分地少,其市場價格約好幾百元一斤。那麼,清波魚到底是什麼魚?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清波魚學名叫中華倒刺䰾,原產於長江及其支流,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地區,尤以上游雲南、四川、湖南各地江河分布較廣,產量較多,曾經在在長江是非常常見的魚類物種。

清波魚魚體比較扁平,頭部小而且尖,領須長,吻須短,背鰭硬棘粗壯,最後一根硬棘後緣有鋸齒。胸、腹、臀鰭棘堅硬,尾鰭基部有一個黑色斑點。

清波魚適宜生長的水溫在22~28攝氏度,溶解氧在4mg/L。因此,該魚的生活環境主要在長江上游,主要出沒在流水較急而底多亂石的江河中,11月中旬進入江河灣沱中越冬,成小群棲於岩洞、石穴、亂石間等處。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由於清波魚的食性雜,攝食周圍的餌料和深入水底的菜葉、穀物、枝角類、橈足類等,生長速度快,個體大(最大可達到25公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抗病能力強,其經濟價值非常地高。

清波魚為何如此罕見?

曾經清波魚作為長江上游常見的魚類,為何近些年很多人都不曾見到清波魚活動的蹤跡呢?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過度捕撈,由於清波魚的經濟價值非常高,作為我國常見的魚類,被大量捕撈,導致該魚種群出現大面積的減少,影響種群繁殖,破壞了生態平衡。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第二、水體污染嚴重,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大江大河周圍建立大量的工廠,由於部分企業管理不善,導致大量的廢水、廢渣被排放入河,導致河水污染,大量生物種群出現消失。

目前,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目前在四川、重慶取得成功。因此,在長江流域清波魚種群數量急劇降低,甚至是罕見的物種。

然而,清波魚的養殖要求非常地高,比如環境安靜、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等,對於養殖場也有特殊要求,比如底質以砂、石質為好。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因此,此次湖南發現清波魚,充分說明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非常好,適合清波魚的生存和繁殖。

總結

清波魚作為我國一種經濟價值非常高的魚類種群,野生物種的出現,實際上是對本地生態環境的肯定。

罕見物種!小伙河裡釣了條「怪魚」,外形奇特,誤以為是保護物種 - 天天要聞

因此,我們應該多保護本地生態環境和清波魚,對湖南小伙的放生行為點贊。期待未來我們的河流中還將有更多魚類物種的出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有毒!有毒!有毒!柳州街頭綠化帶常見→ - 天天要聞

有毒!有毒!有毒!柳州街頭綠化帶常見→

漫步龍城街頭,道路兩側綠化帶綠意蔥蘢、繁花似錦。市區幹道旁,藍花楹、三角梅、紫薇等植物錯落有致,既美化環境,又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不過,部分看似尋常的綠化植物實則含毒,隨意採摘或觸碰可能危及健康。
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 - 天天要聞

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

【來源: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參數 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1日0時29分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7.14度,東經102.96度。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867
夜晚的天空是漆黑色嗎? - 天天要聞

夜晚的天空是漆黑色嗎?

夜晚的天空,雖然沒有太陽當空照耀,但也是有一些光亮的,這種光來自散射的陽光,有時來自月光,至於星星,則因為太過微弱而不足以發出令人可以看清的光線。有時候抬頭望向天空,是可以看到一些星星的,城市可能不常見,但是鄉村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 - 天天要聞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中國軍網記者 劉桂萍在某科研設施制安現場,一個清瘦的身影在科研一線忙碌穿梭。冬天,廠房如冰窖般寒冷異常;夏天,空間里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檢查一圈下來衣衫盡濕。從百噸部件再到細小焊縫
43度地表70度以上,為何今年熱得這麼快?分析:三大原因促成極端高溫 - 天天要聞

43度地表70度以上,為何今年熱得這麼快?分析:三大原因促成極端高溫

一、北方極端熱浪再擴展,局部氣溫衝上43度5月20日,北方多地繼續被強烈高溫籠罩,高溫範圍在華北和西北地區東部進一步擴大,熱浪甚至延伸到渤海南岸以及京津冀中南部地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下午14時,河南林州氣溫已經飆升至41.6℃,繼續穩居全國高溫榜首位。而在河北、山東、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最高氣溫也普遍...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 天天要聞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創新葯的「內卷」,已有目共睹,即便是有著較高准入門檻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賽道同樣如此,其中HER2靶點因在多瘤種中高表達且與腫瘤的預後緊密相關,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國內靶點布局中位居首位,競爭最為激烈。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 天天要聞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來源:寶興縣融媒體中心】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蜂桶寨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在園草坡區域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馬雞的活動畫面。這一發現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再添新證。視頻中,這隻白馬雞身姿優雅。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 天天要聞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是哪三位?在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漫長曆程中,有三位科學巨人的貢獻如同三座巍峨的高峰,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框架。阿基米德、伽利略·伽利雷和艾薩克·牛頓,這三位跨越兩千年的思想者,分別以其革命性的科學觀念和開創性的理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