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國獲邀加入空間站,美質疑為何沒他們,專家:此事中國說了算

2022年10月11日00:43:25 科學 1071

大家都知道,太空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人類對這個未知的領域了解甚少。雖然一些大國已經有著多年的太空探索經驗,衛星也是一顆接著一顆的發射,但在浩瀚的宇宙中,這不過就是一粒塵埃罷了。正是因為有太多的未解之謎,我們才更應該致力於太空探索,幫助人類揭開更多的謎團。為了更好地探索太空,美國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布局,不管是衛星計劃,還是空間站計劃,他們似乎都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當年我國滿懷信心地想要加入時,卻被美國無情地拒之門外。

數十國獲邀加入空間站,美質疑為何沒他們,專家:此事中國說了算 - 天天要聞

這並沒有讓我國就此萎靡不振,而是知恥後勇,不斷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突破,如今在空間站領域,我國已經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就連歐美國家都不得不投來羨慕的目光。據有關消息稱,我國的空間站建設即將完成,投入使用已是指日可待,預計壽命可以達到20年以上。這對我國來說必然是一個好消息,但與此同時,美國也接到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國際空間站命不久矣,最快將會在2024年退役墜毀。對美國而言,他們即將面臨無空間站可用的局面。

數十國獲邀加入空間站,美質疑為何沒他們,專家:此事中國說了算 - 天天要聞

對我國來說,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的可用空間站。一些國家也察覺到危機,他們紛紛投向中國懷抱,希望能得到中國的青睞,然後邀請他們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這些國家近些年來和美國合作空間站項目非常不愉快,因為湯和肉幾乎全被美國獨佔,他們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出錢出力結果給別人做嫁衣。所以加入中國空間站,是很多國家的訴求和心愿。對於這些國家想要加入我國的空間站,我國專家表示,只要是真心實意,自然是歡迎。

數十國獲邀加入空間站,美質疑為何沒他們,專家:此事中國說了算 - 天天要聞

目前我國已經收到32個國家的加入申請函,但哪些國家能通過我國的篩選,最終確定加入我國空間站計劃,還需要一些時間考察做最後定奪。就目前的消息來看,已有數十個國家通過了初選,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拿到入場券。然而這已經過審的部分國家中,有網友發現美國並不在其中。這讓一貫傲嬌的美國不樂意了,美國宇航局覺得憑他們的實力,完全具備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的資格。對此我國專家表示,符不符合我國說了算,美國人說了不算。想要加入我國空間站項目,得中國點頭才可以,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 天天要聞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我們都知道醫學研究方案設計耗時又耗力?面對複雜的實驗邏輯和文獻海量信息,如何快速產出高質量方案呢?我想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吧!那今天刷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有福了,本文結合梅斯醫學資深研究員張磊博士直播乾貨,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標、優化實驗設計,文末還附贈工具試用入口!【研究方案設計的前置知...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常溫常壓下,氫以氣體狀態存在。高壓下,氫結晶為固體。而超高壓下固體氫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謎。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用X射線納米探針首次「看見」固體氫的複雜晶體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 天天要聞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十八上海多雲到陰,下午起局部地區有短時小雨,22~29℃§今日關注「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5月14日12時12分,國星宇航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星座021任務12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全球首個太空計...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 天天要聞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人工智慧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采...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 天天要聞

生命,居然也可以懸在邊界上,不活不死……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