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2025年05月06日22:30:31 科學 2474

5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4月29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誌著中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4月27日白天試驗時的光照條件  本文圖均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白天試驗時有效回波信號

天都一號衛星於2024年3月發射升空,進入環月大橢圓凍結軌道,其核心任務是驗證未來地月通導綜合星座系統建設中的通信導航新技術。目前,天都一號試驗星正飛行於地月往返軌道。

由於地月空間尺度極大、衛星運動速度極快,對地月空間衛星進行激光測距並實施精密跟蹤與信號捕獲,相當於在萬米外瞄準一根頭髮絲。不僅如此,白天受太陽光影響,微弱的衛星回波信號容易被淹沒在強烈的背景雜訊中,難以被準確識別和提取。因此,以往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只能在夜間無光干擾條件下進行。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夜間試驗時有效回波信號

此次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的成功實施,有效拓展了該項技術的可觀測窗口,為技術應用提供了工程實踐基礎,有助於提升地月空間導航定位能力,將有力支撐國際月球科研站等後續深空探測重大工程任務論證與實施。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激光測距示意圖

天都星任務工程總體由深空探測實驗室承擔,其中,天都一號衛星由八院研製。此次試驗由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八院、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學及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 天天要聞

國際上首次,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試驗在白天成功實施

5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4月29日,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誌著中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 天天要聞

中國攻克光刻機光源,技術有別於阿斯麥

「中國突破了自主生產先進晶元的障礙!」,最近,《南華早報》發布的一篇報道,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在西方拚命「卡脖子」的光刻機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 據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
走在開放前沿,它們靠什麼成為全球資源「強磁場」? - 天天要聞

走在開放前沿,它們靠什麼成為全球資源「強磁場」?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從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機場正悄然改寫城市命運。全球化加速推進,越來越多城市加碼入局樞紐機場競爭,期待在加速聯通世界中重塑經濟地理與城市競爭力。一個普遍共識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運輸會成為帶動貿易發展、人才流動、資源共享的全新動力源,進而創造面向未來發展的...
聯想「稀土外殼」爭議:美國能否靠回收提煉打破中國稀土封鎖? - 天天要聞

聯想「稀土外殼」爭議:美國能否靠回收提煉打破中國稀土封鎖?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變相出口」疑雲近期,聯想推出的「稀土鎂合金」筆記本電腦外殼引發輿論爭議。據網友爆料,其外殼中使用的釔元素屬於中國嚴格管控的7類中重稀土之一。儘管中國已對稀土出口實施限制,但聯想通過將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並嵌入筆記本電腦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歐盟砸5億歐元「搶人」,馬克龍:歐洲要做科學家的避風港

當地時間5月5日,一場名為「為了科學 選擇歐洲」的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法國與歐盟委員會在會上宣布,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減少對科研領域的資助之際,歐盟將設立一項總值5億歐元的科研激勵計劃,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前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