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閃電擊中,大難不死的人身上會留下一個紅色的「特殊印記」,而這些印記,證明了高壓電流曾在這具身體里高調路過。
這到底是什麼?
為何會這樣?
被閃電擊中7次,仍然活著
據統計,一個人被閃電擊中的概率只有1/60萬,如果被連續擊中,那概率更是低於中五百萬。
但是吉尼斯記錄里有一個人被閃電擊中了7次,而還活了下來。
他就是美國弗吉尼亞州雪蘭多國家公園的一名護林員——羅伊·克利夫蘭·沙利文。
1942年至1977年間,他七次被閃電擊中,他在這七次襲擊中倖存下來,人們稱他為「人體避雷針」。
很多人都認為他非常的幸運,但是他非常地害怕雷電再次襲來。而面對這一系列奇怪的雷擊,任何人都無法做出解釋。
那種恐懼感,讓整個人都在顫抖,最後忍受不了自殺了。
那麼為何被雷劈擊中,身上還留下了一個「限定皮膚」。
實際上,由於閃電發生的衝擊波會爆破一切的衣物。乃至移動到人體外表,它會使紅細胞從毛細血管浸透至表皮,也就是說血管破裂造成的痕迹。
隨同高溫灼傷,導致皮膚看起來像貼了一張紋身。而這種傷痕就被稱作為閃電紋。
多地發生雷擊事件
2021年7月9日,浙江省寧海縣馬婆園村一女子騎電瓶車時瞬間被雷擊中,直接倒地當場身亡。
2022年5月7日下午3點左右,我國雲南發生一起雷擊事件,致村民一死三傷。事發時,有4名外出勞作的村民正在地里割菜籽,不幸被雷擊中。
據《印度快報》報道,當地時間2022年5月19日傍晚,比哈爾邦16個地區遭暴風雨和雷電襲擊,造成至少33人死亡,很多樹木和電線杆倒塌。
2022年9月24日,一天之內12個人被雷擊中身亡,很多人都認為是天譴。
其實哪有那麼多「天譴」,這只是巧合。
就在印度北部地區遭遇雷暴極端天氣,一天之內有36人因雷擊直接或間接喪生,其中12人被閃電擊中,另外至少有24人因大雨導致的房屋倒塌而死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據印度專家表示:
是因為全球變暖加劇了閃電頻發,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閃電發生幾率就會提高12倍。
另外,隨著城市高建築物、風力發電風車的增多,會引發更多的上行閃電,且高建築物會吸引周圍的閃電,使得局部地區的雷擊次數增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雷擊以及雷擊負效應造成的人員傷亡達3000~4000人,財產損失在50億元~100億元人民幣。
雷電是如何發生的?
雷電是發生在大氣中的一種常見的放電現象,絕大多數是從雲內始發,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雷電能到達地面,稱為地閃。
據中國天氣網研究1981年至2013年各地雷暴日數的大數據發現,我國南方比北方更容易發生雷暴,山區雷暴日數多於平原。
其中,發生雷暴頻次最高的地區在雲南南部、海南、廣東大部、廣西東南部以及西藏中部的部分地區,年均雷暴日數在70天以上,局地超過100天。
此外我國雷暴主要發生在4月到9月,其中7月為最高峰,也就是說雷電頻繁出現最多的時候。
如何避免雷擊?
其實此類悲劇時有上演,在面對觸電、雷擊身亡,我們也可以防患於未然。
第一、應提前查看天氣信息,早知道、早準備、早預防。
第二、若雷電天氣即將來臨,非必要不外出,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關閉不必要的電源和電器設備。
第三、當雷電到來時,室外活動的人員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儘快躲在建築物內避免躲在樹下。
第四、切勿站立於山頂、樓頂或其他凸出的物體,切勿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總而言之,在面對雷雨天氣時,我們應該要在家中切勿外出。
還有一點,不要以為這個「圖騰」很好看,就想要去模仿,甚至去嘗試。
可千萬別!!!
被雷擊中不幸者直接死亡,萬幸者你還會留有一條命。
但是說那麼多,我們可千萬不要去嘗試,遇到雷雨天氣時一定要在家裡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