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周前出現的一些特殊天象,當時就想寫一篇,不過居然因為有任務錯過了。現在回頭再解釋一下,也算是一個延時的迴響。這就是西部出現了一些非常壯麗的天象。為何說壯麗呢?這就在於在夜間20點左右的天空,突然出現了非常大面積的光帶雲,這種光帶雲還是明顯快速移動的。其範圍本身非常大。如果以地面的房屋為參考,那麼這種快速移動的光帶雲的背景範圍居然比低層住宅本身還大,也就是說在夜間的空中有非常大的視角區域。更主要的是像彗星一樣,以一個前點核心快速地移動。其整體形狀有點像彗星,但是放射點卻比彗星尖銳得多;而且光帶雲擴散的範圍也比彗星大得多。如果關注天文,就會知道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附近的軌道,因為彗尾太小太稀薄,
在地球上居然基本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只能用一定倍數的望遠鏡觀察。而最近30年來,人類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最大最明亮的彗星,是1996年到1997年期出現的海爾波普彗星,但是其在西側的天空中出現最明顯的狀態時,也只比一個滿月的長度大不了多少。而這次突然出現的光帶雲在天空中佔據的視角居然比地面的房子還大,這就相當不一般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彗星在天空背景中移動的速度都是很慢的,單憑人眼觀察是基本看不出移動的。只有每天同一時段觀測才會發現在背景天空中稍微移動了位置。這表明彗星都是遠離地球上億公里甚至數億公里的天體現象。因此人眼直接看上去規模並不大,瞬間移動也幾乎看不出來。而這次出現的光帶雲的觀察範圍非常大,而且肉眼可見的快速移動,
最終只需要十幾分鐘就飛過了大半個天空的範圍。閃亮的光帶雲最終在幾十分鐘之後就逐步暗淡,最終消散不見了。從這些特殊特徵來分析,這顯然不是天然的彗星。突然出現、範圍非常大而且移動速度還很快,說明這是一種貼近地球地面非常近的高速飛行物,而不是動輒上億公里之外的彗星類天體。由於這個散射雲整體看上去又很像在地面上車輛開啟遠光燈時出現的照明區效果,於是就有人說這是外星飛船在貼近地球時突然打開了遠光燈照明。這當然是開玩笑,實際出現這類情況的概率微乎其微。那麼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外星人開遠光燈。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人類的火箭而且是液體動力為主的大火箭,剛剛突破大氣層,在大氣層之外向東繼續爬升飛行時,在火箭軌跡下方的,
人員觀察到的火箭噴氣尾羽,在特殊角度太陽光的照射下產生的全反射光學現象。那麼全球幾乎每天都有大型火箭發射升空,為何這種特殊天象並不是十分常見呢?這主要在於形成這種特殊天象有幾個前提條件。這就像地球上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下雨,但是雨後出現彩虹的概率並不是特別高。因為不論是形成彩虹,還是出現這種人造火箭飛過的壯麗天象,都有一些必要的形成條件。第一,就是觀察方必須在在大火箭往東飛行軌跡大致的下方。而且要求與火箭發射點之間有兩三千公里的距離差,只有到這個距離,人類發射的大火箭才剛剛脫離160公里厚度的大氣層,開始在大氣層之外繼續爬升飛行。第二,就是火箭的發射必須在發射點的日落前後發射。而軌跡經過東側的觀察方頭頂時,當地時間,
已經是日落後的1到2個小時,也就是晚上19點到20點之間。此時觀察方所在的位置已經完全是黑天了。但是正在飛過此地的大火箭因為高度在200公里左右,此時其噴氣的尾羽正好還可以被高空的太陽光照射產生強烈反射,因此能在軌跡下方的地面上看到壯觀的高空反射雲帶,並且隨著火箭的繼續飛行而不斷的移動和擴散。那麼大火箭在天空的正常飛行軌跡只是一條弧線,為何反射雲帶會如此巨大呢?這就在於160公里以上的太空大氣壓幾乎為零,而液體火箭噴出的尾流是高速高壓的,液體大火箭的噴流其實會在真空中快速擴散出一些極小的小水滴,縱向長度會延伸一兩千公里,橫向也會擴散出數百公里,因此這個太空雲帶的範圍是非常巨大的,在地面看起來自然就非常壯觀。這種火箭尾跡,
出現得非常突然,而消失的也非常迅速。主要是因為小液滴在太空真空環境下只能維持幾分鐘就徹底蒸發掉了,而且隨著地球快速自轉,高空太陽光的照射角度也會迅速變化,合適的全反射現象無法長時間維持。出現這種天象後,G方的說法是沒有異常,等於暗示這次產生強反射的火箭並不是本國發射的。後來被證明是國外著名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的大火箭產生的特殊天象。因為拜科努爾發射場的經度是東經63度,北緯43度,其發射的載人火箭需要往東南方向飛行,其起飛後飛行投影延伸1500到2500公里,恰好在西部一些地區的正上方,如果發射時間在傍晚而且光照條件合適,就較為容易出現到這類特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