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類社會不變的法則,在歷史當中,總有一批人想要追求永生,但都以失敗告終。
生老病死是常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類無法永生?科學家表示:「人類只是在給基因打工」。
不能永生的原因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生老病死是由神仙掌控,「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雖然迷信不可取,但是可以從中窺見人類死亡的不可逆轉。
不過,帝王將相在建立豐功偉績之後,想要打破死亡的束縛,實現永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前往蓬萊仙島求取仙丹。
秦始皇蓬萊求丹
人真的不能實現永生嗎?近代科學發展起來之後,科學家們終於在人類的基因當中發現了生老病死的秘密。
在人類基因的末端存在一種名叫端粒的結構,端粒屬於基因的延伸,控制細胞的分裂和基因的序列。
此前,人們認為人的死亡和細胞的分裂有關,細胞在分裂到一定次數之後,便停止功能,人類就面臨著死亡。
那麼又是什麼器官在控制細胞分裂呢?一開始的時候,人們認為細胞分裂是自主的行為。
細胞分裂
後來研究發現,原來正是端粒在控制著細胞的分裂變化。
每當細胞進行一次分裂的時候,控制分裂的端粒長度就會減少,當端粒的長度為零的時候,人類的基因將變得混亂無比,也就意味著死亡的來臨。
為了防止人類過早死亡,端粒當中產生了一種名叫端粒酶的物質。
端粒酶能夠對端粒起到修復補償的作用,減少的一部分端粒能夠被端粒酶修復回來,人類才可以活得如此長久。
端粒酶內部細節
在人類的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基因究竟起著怎樣的作用,為何要說人類是在為基因打工?
強大的基因
其實人類許多特徵在成為受精卵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基因在生命的誕生和發展過程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人類繁衍後代需要男性和女性雙方基因的結合,從而產生受精卵,這是基因重新排列組合的結合體,基因指導著受精卵怎麼發育成胚胎,發育成什麼樣的胚胎。
受精卵形成過程離不開基因
當受精卵成為嬰兒之後,基因繼續指導人的生長發育,哪些部位應該成長,哪些部位不能成長,這都是由基因決定的。
因為基因的差異,人類才會顯得如此不同。
人類有可能忤逆基因的選擇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科技手段如此發達,人類自然能夠忤逆基因的選擇,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是這是有代價的。
比如一個人不滿意自己的臉型,想要去整容,這是能夠實現的,但是整容帶來的後遺症也很大。
基因也決定人的長相
這就是忤逆基因正常走向的後果,而且人類也沒有必要忤逆自己的基因。
因為在自身基因的指導下,絕大部分身體結構都是適合自身的發展,這也給了人類一個錯覺,那就是基因並不掌控著人了,而是聽從人類的意願。
但實際上,基因可能完全不會聽從人類的意願,比如當自己想要一雙大長腿,基因偏偏就進化出了小短腿,小短腿並不影響日常生活,人們自然也沒有在意。
人人都想擁有大長腿
既然基因擁有如此強大的控制力,讓人類實現永生也是能夠實現的事情,為何基因不願意讓人類永生?
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讓基因選擇人類作為自己的「打工仔」?
為基因打工的理由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寫道,為了適應環境,物種們不得不選擇進化,而這種進化有著趨利避害的特徵。
那麼,基因是否是為了變得更加優秀,才讓人類更新換代的呢?
達爾文進化論
現代人的基因相比較自然界的生物來說,顯得更加高級,基因的排列組合也更加嚴謹和複雜。
這就是人類所說的高級基因,但是要知道,在遠古時期,人類的基因與自然界物種們的基因相同,是人類不停地更新換代,物種發展,基因變化才有了如今的基因。
如果人類實現了永生,就沒有將基因傳遞下去的必要,或者說將基因傳遞下去的慾望將變得很低。
永生後基因沒有必要傳遞
這個時候,便不符合基因本身的利益,所以讓人類的壽命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永生也不利於一個物種的發展,如果這個物種在基因上長時間無法做出改變,那麼這個物種的基因將會衰弱,最終被自然界淘汰。
就像是電腦軟體,只有不斷地進行更新,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使用者。
當然在基因更新換代的過程當中也會有風險,物種有出現退化的可能性,這些都是要由物種和基因來共同承擔後果的。
基因可能斷裂或退化
一旦物種消失,就意味著基因將永遠遺失在歷史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近親交配方式也不符合基因的利益。
因為近親結合併不能促進不同基因的結合,減少了基因進化的可能性,為了不讓人類近親繁殖,基因對近親繁殖的人們降下了嚴厲的懲罰。
自然界當中還有分裂基因繁殖、自我授精的方式,這些繁殖方式往往有著嚴重後果,因為這不符合基因的利益。
近親繁殖不被認可
基因不想讓人類實現永生的另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想要實現物種的多樣性,來增加基因的抗風險能力。
人類在500萬年前到800萬年前和黑猩猩是「一家人」,人類與黑猩猩共享同一個基因。
為了延續物種,黑猩猩繁衍出了數量繁多的族群,這些族群在不同的環境當中生活,同一個基因產生了不同的種類。
許多年之後,人類祖先便從黑猩猩當中分化出來,形成兩個獨立群體。
人類曾和黑猩猩基因相同
如果黑猩猩和早期人類其中的任意一方滅絕,基因仍舊在另一方當中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抗風險能力。
如此一來,只要物種的數量足夠多,基因就有足夠的時間進化得更加優秀,讓物種也變得更強大。
這個時候,有人可能會問,耗費這麼多的功夫,基因進的進化有終點嗎?如果有,基因進化的終點是什麼呢?
人類與基因
世界知名生物學家道金斯認為,人類是進化的機器,所有的生物都轉瞬即逝,只有基因是永恆的。
生物學家道金斯
當一個生命消失之後,基因就轉移到了另一個生命之上,物種的強烈繁衍慾望也是基因交配下的結果。
這個說法令人感到絕望和窒息,人類就像是基因役使下的奴隸一般。
縱觀生物進化的歷史,基因都在朝著一個由低等向高等的形式轉變,所以基因進化的方向是不是朝著更高級的基因前進?
但是,何為低等何為高等,都不過是人類創下的定義罷了,人們不知道基因進化的方向是何,基因究竟是否有終點。
基因的終點在何處?
就像是人類的出現,是歷史的偶然,就連宇宙的誕生都有不確定性,恐龍誕生了,恐龍在隕石中走了,一切都從偶然當中誕生,一切都從偶然當中結束。
所有在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物種,99%以上都已經沒有了蹤跡。
基因對人類的奴役,自然是悲觀的,但是人類的出現卻是無比樂觀的。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物種,唯一的超級智慧生命體,人類正朝著無比光明的未來邁進。
人類是唯一的高等物種
如今的人類已經將十億個基因組組成的基因鏈解析完成,發現了生死的奧秘,想要擺脫基因的束縛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有可能人類就是基因進化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