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轟動全球的Nature封面文章,撤了

2022年09月28日14:36:29 科學 1197

文 | 王方


2020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和同事在《自然》發表了一篇轟動性的封面文章。


他們聲稱已經發現了一種室溫超導體——這種材料可以在接近室溫的高壓條件下實現超導。


儘管它只是在極端壓力下鍛造的碳、硫和氫的微粒,但人們希望有一天這種材料會產生各種變體,為核磁共振成像儀、磁懸浮鐵路、原子加速器和核聚變反應堆等提供無損電網和廉價磁。


然而,這一希望正在破滅。據《科學》報道,《自然》於9月26日撤回了該研究論文,並稱其他科學家在過去兩年提出的數據問題削弱了Dias團隊所聲稱的超導性兩個關鍵跡象之一的可信度。


那篇轟動全球的Nature封面文章,撤了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稱,一個微型金剛石鉗將含氫樣本擠壓到室溫超導體中。圖片來源:MIKE BRADLEY/BIGSLIDE




佛羅里達大學實驗凝聚態物理學家James Hamlin說:「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相關結果有很多疑問。」長期批評該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理論物理學家Jorge Hirsch則稱,撤回論文還不夠。他認為這掩蓋了科學不端行為的證據。


「我認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Hirsch說,「你不能就這樣了事,說『哦,這是意見分歧』。」


此次撤稿非同尋常,因為《自然》的編輯不顧這篇論文所有9名作者的反對,作出了這一決定。


Dias對此表示:「我們堅持自己的工作,它已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資深合作者、內華達大學物理學家Ashkan Salamat稱,對《自然》編輯委員會的決定感到困惑和失望。


2015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實驗物理學家Mikhail Eremets及同事報告了第一個超導氫化物——氫和硫的混合物。一些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在混合物中添加第三種元素會帶來一個新的變數,能夠接近環境壓力或室溫。



2020年,Dias和同事添加了碳,在金剛石砧座中粉碎混合物,並用激光加熱,以產生一種新物質。他們在《自然》上宣稱在267GPa、287K(近15℃)的條件下實現了碳硫氫體系超導,但很快受到質疑。


為了回應一些批評,Dias和Salamat於2021年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發布了一篇論文,其中包含一些原始的敏感性數據。「它提出的問題比回答的更多。」康奈爾大學量子材料物理學家Brad Ramshaw表示,「從原始數據到發布數據的過程非常不透明。」


「我認為,(Dias和Salamat提供的一些公開數據)是捏造的。」Hirsch說。他同時指出,其與2009年《物理評論快報》一篇論文中的數據存在可疑的相似之處。該研究與這次《自然》論文的一位作者相同,但由於磁化率數據不準確,已於去年被撤回。


Eremets認為,Dias團隊不願意透露更多的研究細節,並稱自己至少嘗試重複了6次實驗,但都失敗了。Salamat則表示,歡迎來他們的實驗室觀察,「我們是開放的」。


Dias表示,該團隊計劃在沒有任何背景刪減的情況下,將論文重新提交給《自然》。同時他們沒有放慢腳步,Dias和Salamat共同創建了一家開發商業室溫超導體的公司。


「我們正處於高溫超導新時代的懸崖上。」Salamat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以科技創新開闢生物製藥新賽道 - 天天要聞

以科技創新開闢生物製藥新賽道

轉自:黑龍江日報免疫球蛋白生產車間。□文/攝 本報記者 孫銘陽在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平路77號,一家現代化生物醫藥企業正以蓬勃之勢崛起。
壽命長短,頭髮先知?醫生:壽命長的人,頭髮會有4個特徵 - 天天要聞

壽命長短,頭髮先知?醫生:壽命長的人,頭髮會有4個特徵

導 語白頭髮越長越多是怎麼回事?45歲的老李近來發現自己的頭髮白得越來越快,不禁感慨歲月不饒人。一天,他與好友老張在公園裡散步,聊起了各自的近況。老李嘆氣道:「我這頭髮,白得真快,看來是真老了。」朋友卻笑著安慰他:「你這頭『少年白』是福氣!我聽說長白頭髮的人不容易患癌呢!」隨即,朋友就給老李的微信彈了...
我的和田老師——我在研究室的工作習慣 - 天天要聞

我的和田老師——我在研究室的工作習慣

和田先生公司的研究院在日本姬路市,位於神戶南側的小城市,該公司的主打產品有PEO(聚環氧依稀)和SAP(高分子吸水性樹脂),是面向中國出口量最大的產品。PEO主要是製造生活用紙的紙漿分散劑,全世界有三家,美國一家,日本兩家,台灣一家是和田先
研究發現石榴皮可用來製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鮮塗層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石榴皮可用來製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鮮塗層

如果你吃過石榴,一定會知道石榴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厚厚的果皮組成的——這些果皮通常會被扔掉。然而,這些果皮就可以用作可食用的塗層,幫助防止草莓腐爛。將試驗草莓浸入石榴提取物塗層中雖然所有水果都容易變質,但草莓的保質期特別短。
《科學》警示:1歲前接觸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科學》警示:1歲前接觸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2025年3月7日,發表於知名期刊《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探討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對胰島β細胞發育及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在嬰兒期關鍵發育階段接觸抗生素(納入本項研究的小鼠相當於人類嬰兒 7 至 12 個月),會抑制胰島β細胞的生長,進而增
科普|結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聞

科普|結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聞記者 蔣立冬 AI創意在人體這個精密的生命系統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著「水晶奇觀」。當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超過臨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會像冬季窗欞上的冰花般結晶成形。這些形態各異的結石不僅是人體代謝失衡的警示燈,更是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讓我們走近這些特殊的「地質構造」,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從太空上扔下一張紙,會完好無損地飄落到地面嗎? - 天天要聞

從太空上扔下一張紙,會完好無損地飄落到地面嗎?

假設我們從空間站(約 400 公里高度)釋放一張紙,它的初始運動狀態就與空間站同步。空間站以約 27600 公里 / 小時的速度繞地球飛行,這意味著紙張一開始也會具有這樣的高速。在這樣的速度下,紙張並不會立即朝著地球下落,而是會在軌道上運行
「人民科學家」趙忠賢 - 天天要聞

「人民科學家」趙忠賢

「人民科學家」趙忠賢圖為趙忠賢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懸浮現象(2017年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趙忠賢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主要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潛心致研,為高溫超導研究在中國紮根並躋身國際前列作出突出貢獻,在國際超導界享有盛譽。 趙忠賢,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