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2022年07月14日09:52:29 科學 1217

近些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真的是發展迅猛,一路飆升為世界航天大國。尤其是探月工程,取得了舉世震驚的成績。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2020年11月24日,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前往月球進行岩石採集,並於12月17日將1731克月球岩石樣本帶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成功實施月表採樣返回計劃,也是人類近五十年來首次重現月表採樣的壯舉,並且創造了單詞無人採集月球樣本的重量紀錄。

憑藉著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樣本,我國科學家們取得了許多震驚世界的發現。經過對月球岩石樣本的分析,我國科學家將月球地質活動結束的時間較以往研究成果推遲了8億年,發現每噸月壤中含有大約120克水,每噸月岩中的含水量大約是180克。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直到今天,嫦娥四號任務中的玉兔二號月球車仍然在月表工作。嫦娥四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的月球背面著陸的項目,玉兔二號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工作,它們在2018年創造的傳奇仍在延續!

很多人也納悶:這已經2年過去了,沒有聽到我國探月工程更多的消息了,這是為什麼呢?全都結束了嗎?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其實並沒有,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結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三期落下帷幕。兩個大階段之間隔著一段時間,也是正常的。這幾年的時間裡,我國並沒有停止探月的夢想,而是繼續厚積薄發。別說嫦娥6號,現在就連嫦娥8號甚至是月球基地,都已經在討論了!

我們之前說,中國探月工程遵循著「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規劃,這指的是探月工程的前三期。對於月球,我國還有一個更加宏偉的三步走規劃,那就是「探、登、駐」。也就是說,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都只是這裡面的第一步,未來我國航天員不僅要登陸月球,還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常駐在那裡。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目前,從嫦娥六號嫦娥八號,我國都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

其中,嫦娥六號和嫦娥五號一樣,都會採集月球岩石樣本帶回來,不過這次採樣將在月球背面,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嫦娥六號預計在2024或者2025年執行,其中還有法國航天局的參與。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有所不同,它不會返回地面。嫦娥七號將是我國歷史上最重的探測器,攜帶大量的科學載荷,留在月表進行科學考察活動。

嫦娥八號同樣不會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它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使命,有針對性地進行關鍵技術驗證工作,為正式建設基地打好基礎。

根據目前的計劃,我國有望在2028年之前完成嫦娥六號到八號的任務。而且這個順序不是固定的,預計嫦娥七號會率先升空,然後是嫦娥六號,最後是嫦娥八號。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大家最期待的,還是中國人親自前往月球,也就是所謂的載人登月計劃。這也在我國的考慮之中,預計在2030年(也可能有少許變化),我國航天員就可以踏上月球了。這雖然比美國下一次登月的計劃要晚一些,但如果能夠成為世界第二,也已經很厲害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航天工程技術專家龍樂豪院士對外介紹,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將需要發射兩枚火箭,其中一枚攜帶著陸器,另一枚攜帶載人飛船。兩艘航天器需要進行對接,完成中國人的首次登月。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說到底,這還是火箭運載能力不夠的問題。儘管我們已經有了長征五號這樣強大的運載火箭,但它的運載能力仍然不足以實施載人登月計劃。即便是兩枚火箭的合作,也需要我國對長征五號進行改動,也就是所謂的長征五號改運載火箭。

目前,我國也在研發下一代運載火箭,比如長征九號,但是它可能趕不上中國的登月計划了。不得不承認,我們仍然需要很多努力,才能趕超美國。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不過,咱們也不必妄自菲薄,首先有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航天事業確實比美國起步晚。而且換一個角度,在有些方面,我們已經和美國分庭抗禮,甚至有望超越美國。

預計到2035年,我國將會正式開始月球基地的建設。大家可能之前也有所耳聞,我國的月球基地將會和俄羅斯共同建設,世界上兩個航天大國的合作,或將在美國之前實現月球基地的建設!

世界各國競相探測月球,除了出自對宇宙、太陽系的好奇心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月球的寶貴資源。據探測,月球表面有一種資源非常重要,那就是氦-3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氦-3是氦的一種同位素,可以用作人類未來的核聚變反應,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根據目前的研究,月球上有大約129噸的氦-3資源,足夠人類使用12900年!

月球本身也是巨大的資源,其背面遠離地球,是建設射電望遠鏡的絕佳選址,美國甚至預想了在這裡建造10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場景。

更重要的是,根據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月球以及所有的太空資源,都遵循著「先到先得」的原則。所以,咱們在月球基地建設方面領先的每一步,都將換來真正的月球資源。

2030年載人登月!2035年建造月球基地,中國厲害了 - 天天要聞

加油,中國航天人!

本文由姿勢分子knowledge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嫦娥五號##探月工程##載人登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器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器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器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著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著「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
內蒙古又發現新礦物 - 天天要聞

內蒙古又發現新礦物

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區岩體局部。(受訪單位供圖)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辦的鈮鈧新礦物發布會上宣布,科研人員在白雲鄂博稀土礦床發現鄂博鈮礦、翟鈧閃石兩種新礦物。上述兩種新礦物,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鋼(集團)公司、包頭稀土研究院、中南大學等單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