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2022年07月05日01:16:23 科學 1895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對探索自然和科學奧秘的浪漫追求。

從神舟飛天到蛟龍探海,每一個榮耀的背後都凝聚了科研人員付出的力量,展示了中華民族實力的強大。

2003年楊利偉的神舟五號飛天之旅好像就在昨天,而在19年後的2022年神州十四號航空任務的人員中,有一道靚麗的身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道身影便是——我國首位航空女英雄劉洋

眾所周知,想要成為一名宇航員,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宇航員的選拔有著極高的標準,不僅對人的身高、體重,體力等硬體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對人的意志力和奉獻精神的考驗也很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女航天英雄——劉洋的故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1978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現在44歲。她作為我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員,如今又能第二次登上太空執行任務,其經驗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見她本人有著足夠優秀的能力,其背後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和學習的。

從小劉洋就是班中的尖子生,成績名列前茅,不僅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也是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的學業路順風順水,從初中到高中表現都很出色,還當過班級的團支書。在她18歲那年,她做下的一個決定也影響著她未來的職業發展,她決定參軍當一名軍人,考上軍校。

軍中生活雖然艱難枯燥,也擋不住劉洋刻苦讀書的決心。在她的努力下,她的高考成績遠遠超過了地方重點院校錄取分數,最終以高出31分的成績考進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和楊利偉、王亞平翟志剛景海鵬等人成為了校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進入這所知名高校學習,也為她成為優秀的航天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她還成為清華大學社會學專業的研究生,事業有成。

2001年從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畢業後,她十年磨一劍,不斷學習航空的基礎理論、航天專業的技術,不斷做任務模擬訓練,接受航天環境適應訓練、飛行程序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航天員訓練。

最終在2012年時,她確定成為神舟九號任務組成員之一,成為了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航天員,為中國航天事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坊間流傳,女航空員上完太空後會影響生育能力,這個謠言純屬無稽之談。大多數人認為太空中存在的輻射可能會破壞女性的生殖機能,還會導致基因突變。但其實女航天員上天后返回地球成功生育的例子不少,因為劉洋便是其中一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與丈夫張華是軍中戰友,兩人相識於青春最美的年華,2004年在劉洋26歲的時候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5年神舟九號任務結束的第三個年頭,劉洋在一檔節目中發言表示自己已經是家庭中的一位母親。

在後來《環球時報》對她的採訪中,她也確認了自己已為人母的事實,劉洋懷孕生子成功打破了女航空員上完太空後會影響生育能力的這個謠言,解開了世人對太空的誤解,讓我們對太空的了解又進了一步。

時隔十年,劉洋第二次執行航空任務。在執行國家任務的同時,劉洋也在執行著家庭的任務。家中的小孩告訴劉洋一定要從太空平安回來,並把對母親的祝福帶到天空和星辰中,同時希望多拍一些太空的照片。

這些交代不僅是小孩對母親的思念和對母親出行的擔憂,也是對母親的一種甜蜜祝福,讓人暖上心頭,從中也可以看出劉洋對孩子的教育下了不少功夫。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在航天事業生涯中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成就,相比也離不開背後家人的默默支持和鼓勵。

神州十四號已於2022年6月5日成功和空間站交會對接,目前還在太空中執行任務,讓我們一起期待航空英雄凱旋歸來的一天,一起為中國航空事業奉獻的英雄點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著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