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2022年07月04日22:28:04 科學 1663

一、

在2021年時,加拿大官方公布的一則消息,在整個科學界引起了一場不小的轟動。據相關消息表明,加拿大官方在永久凍土區域,發現了一頭雌性亞成體小狼。

有意思的是,這頭小狼去世的時間大概在5. 7萬年前。根據生物學家們的研究,它的離世很有可能是一場意外,與當時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無獨有偶,在前幾年,俄羅斯永久凍土區域也發現過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這種生物的名字叫披毛犀。雖然只是一具遺體,但是它屍體的80%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據了解,這種生物大概生活在距離現在2萬到5萬年前。這頭披毛犀的經歷,與之前所說的雌性亞成體小狼相差不多,都是突然遭遇意外,遺體被封在永久凍土層中。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二、

前不久北美地區又爆出了一則重磅消息,根據這次報告的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目前在凍土層發現的同樣是一頭史前生物遺體,而在發現之初,該生物的大部分皮毛都完整的保存了下來。通過曾經的資料了解到,這一具史前生物的遺體應該來自一頭大概只有一個月大的猛獁象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其實對於猛獁象,大部分人並不陌生。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但是當年迪士尼所發布的《冰河時代》,主角便是一頭猛獁象。

三、

猛獁象之前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部分地區。它們是一種生活在寒冷氣候的動物,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據說它的體重能夠達到12噸。另外,猛獁象也是目前人類已知,遠古生物當中滅絕時間距離人類最短的生物。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雖然多次在凍土中發現史前生物的遺體,但對於很多生物學家來說依然是一筆難以想像的瑰寶。通過這些遺體,能夠非常清晰地判斷出地球當時所處的環境氣候以及多方面的生態系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史前生物的遺體的突然出現,對於氣象學家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信號,甚至可以說是地球已經在向人類發出警告。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四、

永久凍土層,顧名思義,按照地球原本的生態軌跡發展是不可能融化的。如今大量的永久凍土層融化,暴露出史前生物的遺體,這就意味著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已經嚴重影響到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統計數據,目前地球上的溫度,相對於2015年之前,足足提高了5℃。而隨著人類生活的繼續,地球的升溫狀態,還在持續進行著。

永久凍土層大量融化,史前生物遺體出現,人類新危機? - 天天要聞

或許用不了幾年的時間,永久凍土層融化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到了那時對於人類又會產生怎樣的惡劣影響?

除此之外,在永久凍土層中封存的不僅僅只是史前生物的遺體,同樣還有一些來自史前的巨型病毒。一旦這些病毒在如今的地球上肆意擴散,地球的生態系統幾乎不會有任何反抗的機會。換句話說,永久凍土層的融化很有可能會將地球的潘多拉魔盒打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著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號,到家!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到家!

今天,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探測器已於本月初先後完成月球背面軟著陸、採樣、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等工作。歡迎回家致敬追夢的中國航天來源:央視新聞、央廣網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 天天要聞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AI技術厲害在哪?業內人士:將支持虛擬員工等未來智能產品創新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各獲獎項目中,與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相關聯的項目明顯增加,涉及多語種智能語音、智能車聯網、智慧高速、超級計算等應用場景。其中,「多語種智能語音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