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2022年07月02日04:45:02 科學 1332

「太空出差三人組」順利返航,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科學家成功研製新冠疫苗……科學突破層出不窮。不過,人們普遍對科學的關注度較低,認為科學十分深奧,距離自己過於遙遠。事實真是如此嗎?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告訴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與科學的發展息息相關。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是一部科學發展史,並非科學成就的簡單羅列,而是講述了完整的發展歷程,解讀了現代科學的內涵。

科學的發展是連續不斷的。科學概念的構建以及科學發明的誕生並非一步到位,很多科技成就的取得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知識體系不斷更新迭代,為科學實踐提供指導,同時,大量的科學實踐也會不斷積累經驗,為後人的研究奠定基礎。

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始終是有限的,因此處於不斷探索的過程中。

例如,書中提到的宇宙探索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伽利略、開普勒等科學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為宇宙探索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到了20世紀,愛因斯坦又提出了顛覆性的相對論,帶來了「時空」的概念。此後,大爆炸等宇宙學理論相繼誕生,空間探測器成功發射,人們對宇宙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果我們只關注重大科學事件的發生,而忽略了它的發展歷程,是無法真正理解現代科學的。碎片化的信息無法展示一門學科的形成與演化,以及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不利於我們理解現代科學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不同於其他的科學通史,它將視線聚焦於科學史上的「高光」年代——20世紀。

17 世紀,艾薩克·牛頓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礎,自此以後,科學的發展從未像20 世紀一樣有過如此重大的進步:人類成功登月、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青黴素等抗生素及核醫學投入臨床使用、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誕生……20世紀的種種科學成就奠定了當今及未來世界的科學基石。

這些科學技術的出現不僅直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並決定了科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了解20世紀的科學是我們理解當下及未來科學的必經之路。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記錄的是1969 年7月20 日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時的珍貴瞬間,照片中的人物是執行阿波羅11 號任務的航天員巴茲·奧爾德林

全書共分為五章,分別對應太空探索、核能開發、化學應用、生命科學和通信五個主題,展示了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傑出成果。

在字裡行間,20世紀的科學發展脈絡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能夠了解到20世紀科學的重要突破,也能直觀感受到人類生活的變遷。

例如,廣播、電影、電話、電視和計算機的相繼出現,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驟然縮短,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早期的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質量達27噸

1901年,義大利工程師古列爾莫·馬可尼在英國進行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無線信號傳送,對無線電做出了突出貢獻。1920年,出現了第一批廣播節目。廣播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隨著電視顯像管的發明,電視成功問世,這是20 世紀最受關注的發明之一。從此,聲音和圖像漸漸走進千家萬戶。

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誕生則為人們帶來了信息交流的新方式,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使信息的傳遞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1983年,人們已在家庭中廣泛使用個人計算機,《時代周刊》封面將其評為「年度機器」。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時代周刊》封面(1983 年1月3日刊)

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環境問題。

20世紀,塑料以其製造成本低、易塑形等特點,逐漸替代了一些資源有限的自然材料,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然而,塑料導致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甚至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塑料污染形勢嚴峻,海洋生物面臨巨大威脅

如今,科學技術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各類科學產物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密不可分。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科學的時代,需要跟上現代科學發展的步伐,這本《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恰能幫我們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

01 《時代周刊》特別授權

斯蒂芬·霍金相對論作品完整收錄出版!

《時代周刊》(Time),又稱《時代》,1923年創立於紐約,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在全球範圍內也擁有廣泛影響力。1999年,《時代周刊》發表了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一篇名為《相對論簡史》的文章,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愛因斯坦對人類知識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斯蒂芬·霍金,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02 珍貴歷史圖片

重現20世紀真實場景!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包含大量珍貴的歷史和科學照片,從火箭、探測器、醫療設備、集成電路照片到核能發電原理圖,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的科學成就,同時也指出了塑料污染等人類發展必須要解決的環境問題。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為了能直觀地呈現複雜的原子結構, 一名研究人員使用了分子模型做演示,攝於1941 年

03 北大專業譯者傾心翻譯、審校

這本書由北京大學專業譯者傾心翻譯,對書中專業知識和專有名詞進行了詳細地核實,同時為了便於理解,對部分知識點進行了解釋。

「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疫苗研製成功……如何讀懂複雜的現代科學? - 天天要聞

《科學時代:引領未來的關鍵技術》

EN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著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哈爾濱有這樣一處地方在這裡你能遇見「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園睡蓮盛開,微風拂過蕩漾起點點漣漪蓮葉搖擺淡雅的清香氤氳在空氣中內湖裡一株株黃色、白色、粉色的睡蓮在陽光下盛開它們婀娜多姿,隨風搖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蓮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貴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