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2022年07月01日21:57:16 科學 1484

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開講,王亞平老師用一顆乒乓球和一杯水作道具,生動講解了浮力的原理,以及浮力在太空是如何「消失」的。天宮課堂引人入勝,讓在地面吃瓜的我們受益匪淺,視頻被製成英文版本在網路流傳,也吸引了眾多外國觀眾的注意,不少人稱讚「這很出色」、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學」。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天宮課堂風靡全球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三個月之後這段視頻突然又「火」了起來,因為有外國網友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它很可能是在地面拍攝的,這意味著中國航天員根本沒有上天,空間站也是假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仔細看上面太空課堂授課時的畫面,不難發現三名中國航天員穩穩地站在空間站里,而「眼尖的外國網友」更是注意到檯面上杯子里的水面也是平的,與地面上完全一樣。於是他在推文里說:「Faking Space is a Television Show」(假太空是一部電視劇)後邊還加上了小丑和魔鬼的表情: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外國網友」因一杯水質疑擺拍

外國網友的這一「重要發現」迅速引起某些國內賬號的熱烈回應,紛紛開啟腦洞冷嘲熱諷「降落在橫店太空中心」、「應該改成正步走」。

雖說這些無知的議論看起來很可笑,但對科學的質疑終究要以科學來回應,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認真講一講,為什麼杯子里的水面是平的,並且沒有在太空飄起來;天宮課堂真的是「橫店作品」嗎?

如果你看過王亞平老師的太空授課,應該對她從課面拿起杯子的動作印象深刻。王亞平用雙手握住杯子,很小心地往上提、用力,最後把杯子「拽」離了桌面。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王亞平把杯子「拽」離桌面

為什麼在太空拿起水杯要這麼費勁?因為杯子的底下粘著魔術貼,而桌面上那一條條的同樣也是尼龍粘扣帶,做實驗的杯子正是靠魔術貼才能固定在桌面上,不然它就會飄走。

實際上中外空間站里的許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尼龍粘扣帶,航天員用的筆、叉子勺子、裝食品飲水的袋子、以及工具物品上也會有這個東西,只要粘上它們就不會到處亂飛。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魔術貼在空間站里廣泛運用

有朋友說,為什麼不用磁鐵或磁性的貼片,那樣不是更方便嗎?這可能是因為空間站主要用來做各種空間科學實驗,需要保持相對「乾淨」的電磁環境,磁鐵用得多了可能會對一些敏感的測量儀器和設備造成干擾。而魔術貼就不存在干擾的問題,它背面有膠,哪兒需要往哪兒粘,不用時扯掉就完了。

同樣地,航天員在空間站里為了保持身體姿態,也會時時將雙腳插進艙內壁的環扣里固定自己,否則飄來飄去沒辦法工作。

現在讓我們講一講那個太空「浮力消失」的實驗。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乒乓球被壓下時,水平受到擾動發生傾斜

都說太空失重,為什麼水會「老老實實」地呆在杯子里,並且水面跟在地球上一樣保持水平?

許多人都以為在太空失重狀態下,水會自然地團成一顆球形,它不應該呆在杯子里,而是會飄在空中,就像俄羅斯宇航員曾經演示的那樣: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宇航員演示太空吞水球

當水在空間站里不接觸到其它物體時,它的確會自動形成一個圓圓的球。這是因為空間站繞地球飛行,它和其內部所有的物體處於「微重力」狀態,這在物理上近似於「慣性參考系」。在慣性參考系裡,由於沒有重力或其它加速度變化,水分子之間氫鍵的力起主導作用,在宏觀上表現為「表面張力」,這個表面張力會將水拉成一個球形。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表面張力源於水分子之間氫鍵的作用力

因為表面張力,水在微重力下只會團成球形嗎?並不是這樣。

我們平時洗手之後,單靠甩手很難把水全部甩掉,手會是濕的,因為水會粘在皮膚上。如果你仔細觀察王亞平的太空課程,也會發現當她將乒乓球放到杯子水面時,球會明顯「下沉」。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乒乓球接觸水面後明顯「下沉」

通過對這個視頻的截圖,我們不難看出,即使王亞平沒有「按」乒乓球的動作,球淹沒在水裡的部分也超過了直徑的三分之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水的「浸潤作用」,同樣地,即使是在太空微重力條件下,水也會因為浸潤現象而被約束在杯子里,不能飄出來。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水的浸潤現象

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因為分子中氫原子唯一的電子被氧佔據,造成分子表面電荷分布的不平衡,氫原子端帶微弱的正電,而氧原子因為「搶」了兩個電子而帶負電。這樣一來水分子之間就因為電荷正負相吸形成了氫鍵。但是玻璃或乒乓球表面分子對水分子的吸引力更強,所以水分子被拉到玻璃和乒乓球的表面,這就是浸潤現象。

由於浸潤現象的存在,加上水分子之間又有表面張力,只要小心地往杯子里注水,它就能形成像地面那樣的「水平面」,不會輕易跑出來。這也是在太空中沒辦法用普通杯子喝水的原因。

這個「水平面」並不是由地球重力造成的,而是浸潤與水表面張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被老外質疑「擺拍」,太空授課出自橫店? - 天天要聞

杯子翻滾,水不會撒出來

因為空間站里是微重力環境,浸潤與表面張力起主導作用,即使我們將杯子在空中翻轉,水也不會外溢出杯子,這正是科學的神奇之處。

至於說幾個「老外」,或者國內某些「聰明人」質疑與嘲笑,或許是他們對科學的一知半解,或許是深藏於心的刻板印象,只要他們自己不覺得尷尬,就由它去吧。

#官方回應外網質疑中國空間站造假#

#中國航天官方回應外網質疑稱多讀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路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