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科技(登陸月球四)

2022年06月29日17:48:41 科學 1852

神奇的科技(登陸月球四):宇航員把儀器檢查了3個小時之後,兩個宇航員向休斯頓請示,他們可否省去預定的4個小時休息時間而就在現在下機。休斯頓回答:「我們支持你們這一行動。」於是他們穿上了價值30萬美元的特製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艙內的壓力。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9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拉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5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面上去。阿姆斯特朗的九號半 B 的靴子接觸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整個人類來說,這是一巨大的飛躍。」此時時間是下午10點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拖著腳步在地上走來走去,他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像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19分鐘,奧爾德林走到他身旁來說:「美呵,美呵,壯麗的凄涼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標樁打人土裡,把電視攝影機架在上面。樣子像蜘蛛的「鷹」艙離鏡頭60英尺遠,正處於電視圖像的中央,它後面就是外層空間的永恆的夜。這裡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因此電視觀眾們看到這兩人像羚羊似的跳來跳去,並聽到奧爾德林說:「當我要失去平衡的時候,我發現恢復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


神奇的科技(登陸月球四) - 天天要聞



神奇的科技(登陸月球四) - 天天要聞


神奇的科技(登陸月球四)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著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著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