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2022年06月26日11:37:15 科學 1286

在影視劇中,和人類非常相像的人形機器人比普通的金屬骨架機器人更受歡迎,這些從外觀上和人類別無二致的機器人引發了諸多討論和思考。

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 天天要聞

但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在機器人手指上製作出活體人類皮膚,讓生物混合機器人走進人們日常生活更進一步。該人皮不僅有真人皮膚般的紋理,而且還能防水,更神奇的是能自愈。

能再生、有彈性、觸感與人無異

據了解,讓機器人看起來像人類一樣,是類人機器人的首要任務之一。而為有效地用皮膚細胞覆蓋機器人表面,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組織模塑方法,直接模塑機器人周圍的皮膚組織,從而在其手指上無縫覆蓋皮膚。

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 天天要聞

在最近,在《細胞》的子刊中的一篇論文,就有一群日本的科學家展示了一根覆蓋有「皮膚」的機器人手指。而據說這款覆蓋皮膚的機器人手指摸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是人類的皮膚。而且,在質感上,比我們常見的硅膠材質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除此以外,這款「皮膚」還有兩個特點點非常重要:可以自愈、可以防水。意思就是,附著在機器人上的「皮膚」可以修復自己的傷口和擦傷,就像正常人的皮膚一樣。沒錯!它就是由實打實的、活生生的人類皮膚細胞製作的!

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 天天要聞

為了培養出類人的皮膚,教授和他的團隊利用了組成人類真皮層的兩個關鍵部分:膠原蛋白和真皮成纖維細胞。當研究小組將機器人手指浸入含有這兩種成分的溶液中時,膠原蛋白和成纖維細胞的混合物會在機械指周圍收縮並將其緊緊包裹,形成第一層皮膚。

在製作第二層皮膚時,研究人員將成纖維細胞換成了角質形成細胞,也就是是構成表皮的主要細胞成分,佔到了人類表皮細胞90%。之後,角質細胞會逐漸粘附在成纖維細胞的底層。至此,機械指的皮膚就做好了。

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 天天要聞

人造的「皮膚」具有十分良好的彈性,可以隨著機器人手指的移動而拉伸和起皺。以及在被割破後用膠原蛋白敷料進行包紮,在一個培養皿中放置一周後,膠原蛋白繃帶已經變形為皮膚。

其實此項研究對於機器人的貢獻僅僅是讓它看起來更像人,而「人皮」作用最大的部分是在機器人以外領域的醫療領域,用以治療燒傷的患者。一旦此項技術成熟,那些高度燒傷的患者生還的幾率將大大提高,甚至都不用承受毀容之苦。

「人皮」機器人並非首次提出

而與「人皮」機器人思路相同的兩位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皮埃爾-亞歷克西斯和安德魯·卡爾,他們早在2017年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想做長著人肉的機器人,他們想用來培養受損的皮膚組織。兩位科學家表示,要想做出真正可以工作的肌肉和肌腱移植物,人形機器人將會成為關鍵工具。

機器人披上「人皮」,會更像人嗎?但它肯定能救人 - 天天要聞

這個過程看起來就像,在你買一件衣服之前,先找個跟你身量相仿的機器人先替你試穿一遍。這些機器人先替病人「穿」著這些細胞,把這些細胞培養得合規合格之後,就可以移植到病患身上了。

這個人形機器人擁有電活性聚合物材質「柔軟機器人組織」。需要培養的肌肉可以附著在它的表面來獲得鍛煉。此外,它還要在表面覆蓋上柔軟、可拉伸的感測器來監控生長組織的健康程度。

這種機器人有點像是終結者,金屬骨骼上覆蓋著人體肌肉、肌腱和皮膚。如果想要製作出真正的人形機器人,我們顯然需要使用由細胞組織生成的肌肉骨骼系統,而非彈性聚合物。人體組織具備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也非常適合拉伸與收縮。

雖然這些以想法怪異而誕生的機器人似乎不太容易讓人們產生好感,但他們卻能實打實的拯救人類。然而,這項技術的前景雖然無限美好,技術落地的難度恐怕也會很高,索菲亞還是祝願科學家早日攻克難關吧。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介面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介面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 天天要聞

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劉洋獲長篇小說金獎

初夏的微風拂過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館迎來了科幻迷們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雲慶典在這裡舉行,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在此揭曉。華語科幻星雲獎是由科幻活動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軍和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等三位創始人為首的全球華人科幻愛好志願者,於2010年共同創立的公益性獎項。今年的華...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 天天要聞

「外國教授」假借學術合作竊密,生態間諜案細節揭露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境外非政府組織或基金會,打著「項目調查研究」「生態治理保護」的旗號,非法採集、竊取我國重要自然保護區的地理、氣象、生物等敏感數據,給我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 天天要聞

為海纜「把脈」替設備「問診」 超級工程這樣體檢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能將風電、光伏、潮汐等綠色能源全額接收,確保用電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換流站,在多個島嶼間架起直流輸電網路,實現了島嶼間的電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體檢」如何進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十周年,從昨天(17日)開...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 天天要聞

新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會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患者病情。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小組對1968年至2023年間全球發表的332篇相關論文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考慮了19種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偏頭痛、阿爾茨海默病、腦膜炎、癲癇...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 天天要聞

福州是一個奇蹟,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見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灣。像福建省省會福州這樣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會,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構造的一個奇蹟。▲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圍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圍,基本沒有缺口河口最常見的是三角洲。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展現科普獨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5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廣播電視台承辦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成都成功舉行。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趙敏出席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正林出席比賽並擔任評委。成都海關、省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