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2021年07月27日20:37:02 科學 1159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人與人的大腦可以聯繫在一起,組成一個大腦的網路。這種大腦網路的運作是當前的科學無法測量的。雖然仍處在假說階段,但是還可以進一步設想如下情況:現在的自己還可能與過去的自己、未來的自己聯繫在一起。可以說,如果一想起過去就產生不愉快的心情,其實是由於現在的自己正在模仿過去的自己的大腦。

若是基於鏡像神經元學說來解釋這件事,可以說是S先生的大腦訪問了未來的自己,於是喚醒了對「未來」的不安。S先生之所以說「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是由於如果去道歉的話就真的會面對失敗的未來,而未來的自己的大腦是與現在的自己的大腦聯繫在一起的,所以便會生出不安,發生故障,變得失去幹勁兒。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如果有人說:「我對未來很不安。」周圍很多人通常會對他說:「你多慮了。」或者諸如此類的話。然而實際上,這種不安是否真的是多慮,誰也不知道。也許是因為在未來真的會遇到令人不安的狀態,所以現在想到時才會不安。也就是說,對未來的不安不是一句「多慮」就能消除的。

然而,也不必因此而變得絕望。如果真的不是多慮,那麼現在感受到的痛苦就是在把未來的失敗告訴自己。而且這樣一來,只要在當前儘可能地考量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失敗,自然就能發現不會導致失敗的選項,也就是說,可以藉此找出通往成功的行為方式。

為了消除這一故障,我所建議的方法是: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從而做出最佳選擇。

這種設想並沒有取得科學證據的支持,因此可能會有人反對執行下文所述的這種消除故障的方法。在此,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外化訓練,目的是讓自己相信:我並不是因為懈怠才逃避討厭的事物,而是在迴避自己本有可能開啟的未來。

下面對這種方法進行具體介紹。




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

為了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需要高度重視憑直覺感受到的「痛苦」「沒幹勁兒」這樣的感覺。

首先,想像一種令你感到「做起來會很痛苦」的行為,然後決定不做出這一行為。在S先生的例子里,由於他感到「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所以要先決定「不去道歉」。

決定「不去道歉」後,又會緊接著浮現出下一個令人感到不安的問題,比如對方生氣了,打電話到公司怒吼道:「為什麼沒來道歉!」這一場景也會令S先生感到痛苦,因此請再次避開該場景。

如果接下來湧現的場景依然是不愉快的,那麼就像在「紙牌翻翻樂」這個遊戲中翻到了數字相同的牌時一樣,讓場景全部翻篇兒。不要在這裡進行深入思考,請在瞬間做出決定。

這樣一來,時間軸會不斷改變,未來也會發生變化。因為不去道歉而可能發生的未來事件將會一幕幕地浮現在自己的腦海里。

讓腦海中浮現出可以想像出來的場景,就像把紙牌一張張翻過來一樣,不必看牌面,直到最後什麼都想不出來了為止。那麼在此之後又會怎樣呢?到那時,你就會找出哪種未來是最成功的。這就是讓自己變得能夠自如地採取行動的方法。

感到不安就意味著,未來真的很有可能會失敗。如果在此時選擇逃避,在時間軸上的彼時必定還是會在劫難逃。通過反覆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將浮現出的討厭感覺抹除掉,就能夠了解到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失敗。

看到失敗的未來的同時,也就了解到了怎樣的行為會導致失敗。在「紙牌翻翻樂」中,一旦翻開紙牌就能知道哪個數字的牌在哪裡,這種感覺與之有些相似。

最終什麼都想不出來了的狀態,就是你已經自動地完成了學習、知道了最好的行動是什麼。如果直覺告訴你「就是這樣,就是現在」,那麼你就一定可以自發地動起來。

從失敗中進行學習,學習得越多,就越會自然而然地明白該怎麼做才能成功。如果覺得某種行為「真討厭」,那麼實際上可能的確如此,令人討厭的未來正等在前方;這種感覺是準確無誤的,因此一定要將這樣的未來消滅掉。

S先生曾認為「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但他在採取了上述方法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去道歉。不是迫不得已地去道歉,而是主動為之。按照這樣的方法,在合適的場合必須說的話就會自動、流利地說出來。由於已經從未來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所以便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失敗了。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推薦閱讀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廢柴」「鹹魚」「佛系」「拖延症晚期」「上班煩,下班癱」……原來並不是我太懶,「故障」的原因往往出乎意料。

日本著名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大島信賴全新力作,基於超過7萬次臨床治療經驗,指明無力感的三大肇因,提出十幾種簡單技巧,讓你瞬間元氣補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肯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 天天要聞

肯亞古老森林中發現新的極度瀕危鱂魚物種

《Zootaxa》雜誌正式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鱂魚,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這種魚屬於極度瀕危物種,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實地考察中,研究人員在肯亞東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採集了這種魚的樣本。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聞

比鄰星的劇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學家發現比鄰星經常產生高能毫米波長耀斑,這可能會顯著改變或剝離其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層。比鄰星距離我們僅四光年多一點,是我們最近的恆星鄰居,也是一顆高度活躍的 M 矮星。藝術家對比鄰星恆星耀斑的概念圖。圖片來源:NSF/AUI
數學家破解笛卡爾四圓定理 來自380年前的幾何難題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破解笛卡爾四圓定理 來自380年前的幾何難題

莫納什大學的數學家終於解決了一個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的古老幾何難題,為哲學家和數學家勒內·笛卡爾最初提出的一個等式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人員利用受物理學啟發的先進數學工具,通過找到任意數量切線圓的一般方程,擴展了笛卡爾四圓定理。左圖為 3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 天天要聞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今天傳來消息,該院院長虞先濬教授團隊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長海醫院、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歷時五年研究,成功繪製全球首張無功能性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多組學全景圖譜,並根據圖譜突破性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黃河之畔,動能澎湃。山東省濱州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產研融合等領域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近日,新黃河記者走進濱州市,深度探訪愉悅生命科技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低空飛行服務中心,解碼這座黃河流域城市如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 天天要聞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峽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研製的3.2米口徑射電/毫米波望遠鏡「三峽南極眼」在湖北宜昌正式發布。該望遠鏡已成功部署於南極中山站,實現我國在南極中山站的首次射電天文觀測!近年來,三峽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極地戰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與上海師範大學開展南極天文合作研究,歷經兩年的艱...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 天天要聞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由陳茂賢執導、上映於2024年末的電影《破·地獄》,憑藉對喪葬儀式的傳統再現,家庭、性別、生育等時下倫理困境的全景式掃描,以及講述者自身舒緩穩健的敘事節奏,在香港票房登頂,迅速摘得了「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的驚人成績。影片中,婚禮策劃師道生由於債台高築,經親友介紹轉業為喪儀經紀人,他不僅與喃嘸師傅文哥成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