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2021年05月12日23:06:09 科學 1845

隨著我們對醫學和人體知識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在不斷延長。原來許多絕症,我們已經找到了治癒的方法。隨著我們對人體探索的不斷深入,也許長生不老不會再是傳說。本文將向你介紹未來可能讓你長生不老的十項研究。

10.血液工廠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血液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失血過多會很快結束生命,所以輸血是一個重要的醫療工具。不過,輸血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血液必須來自他人,這可能導致血液短缺。第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血型,輸入錯誤的血型會導致免疫系統攻擊和各種可怕的併發症。科學已經成功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通過製造通用O型紅細胞。這是第一次在實驗室中產生這樣的血液,它可能會導致獻血的終結和血液工業生產的開始。

隨著我們對醫學和人體知識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在不斷延長。我們已經根除了疾病,發現了有效的治療方法,並找到了治癒疾病的方法,這些疾病曾經會殺死我們。現在,我們在維持人類生存的實踐中正在加速,用聽起來像是直接從科幻小說中剝離出來的技術,朝著接近不朽的東西邁進。

09.培育身體器官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有一些常見的科幻比喻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信的。當我們看到星際旅行、外星生命或食物變成藥丸時,我們可以想像它們成為人類生命一部分的可能性。但有些事情有點牽強,比如在實驗室培養人體器官。然而,就像大多數事情一樣,事實比小說更瘋狂,因為科學家們正在這樣做。實驗室培育的器官不僅在解剖上與人身上的相同,而且這些器官在人體中也能正常工作。陰道和鼻子這兩種器官都已經安全地移植到人體中,並證明沒有任何副作用

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生時沒有陰道的女性通過移植人造陰道而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身體。科學家們對這些女性進行了8年的跟蹤調查,才對結果感到滿意。在此期間,女性和她們的新器官功能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副作用。那些因皮膚癌而失去部分鼻子的患者也可以從皮膚細胞再生出了新的鼻子。

08.扭轉癱瘓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脊髓損傷是人類遭受的最嚴重的折磨之一。脊髓將信息傳遞到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因此這一部位的損傷往往會導致可怕的癱瘓。在過去,現代醫學對這種損傷幾乎無能為力。病人只能在有限的行動能力中度過餘生,而且常常是在極大的痛苦中度過。

現代科學家現在已經能夠使被認為是終身癱瘓的人恢復自主運動。在這個令人興奮的實驗中,在對患者的脊髓施加電脈衝後,患者能夠移動之前癱瘓的身體部位。當與傳統物理療法結合時,改善變得更大,給全世界成千上萬希望有一天能再次行走、奔跑和移動的人帶來了希望。

07.逆轉衰老過程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在年輕人的血液中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這可能會對老年人的衰老產生重大影響。這不是什麼一次性的瘋狂研究——三個獨立的小組在老鼠實驗中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在這項研究中,輸入年輕的血液逆轉了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學習、腦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衰退。

其中兩個小組甚至聲稱已經發現了導致這種年齡逆轉效應的單一化學物質。由於這些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它是否也適用於人類還有待觀察,但研究人員確信它可以。臨床試驗預計將在幾年內開始,這可能為真正的抗衰老注射鋪平道路。

06.下一代藥物監測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無論我們作為一個種群存在了多久,人類不可思議的健忘和懶惰將永遠盛行。藥物是許多人健康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忘記服藥可能會很危險,甚至致命。目前已經研發出了一個藥物監測系統,這個系統不光可以確保你不會錯過另一片葯,還可以跟蹤身體對上述藥物的反應,為你和醫生提供身體反應的詳細信息,所以如果用藥出現任何問題,你都可以立即糾正它。

05.動物心臟製造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心臟的健康是長壽和美好生活的關鍵。在世界上,死亡的最大原因不是艾滋病或任何癌症,而是心臟病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

然而,科學家最近成功地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狒狒體內,並使其功能完美地運行了一年多。這項研究給醫學界帶來了希望,有一天動物將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動物心臟(和其他器官)移植到人類體內,從而大大延長人類的壽命。

04.減少中風引起的殘疾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中風是可怕的,而且往往是致命的。在沒有死亡的情況下,中風會使患者無法執行基本任務,極大地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獨立和自主幾乎完全被剝奪了,患者無法像以前那樣控制自己的身體。以前,對這些人的治療選擇非常少。但是現在,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革命性的新方法來治療這些可怕的殘疾,給所有受影響的人帶來了希望。

通過向患者大腦中注射幹細胞,研究人員成功地恢復了他們移動四肢和執行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能力。參與研究的人認為這對中風患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跡象。

03.列印一個新的心臟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我們已經討論了心臟病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以及器官移植對維持人類生命的重要性。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創新,一些業內人士相信這一點在短短10年內他們將能夠列印出一顆完整的「生物心臟」。路易斯安那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在實現這一預測方面邁出了巨大的步伐。

通過利用脂肪細胞膠原蛋白,該團隊成功地列印出了人類心臟的工作部件。他們用飛機的類比來解釋為什麼不能列印出完整的心臟,而必須部分部分地完成。但是有了列印零件的能力,10年似乎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時間框架來期望這些零件的總和完成。

02.仿生手臂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自從第一個半機械人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來創造仿生身體部位。這樣做將極大地改善截肢患者的生活,而且每一項研究都讓我們更理解大腦和肌肉之間複雜的交流系統。看起來所有的努力都終於有了成果。被稱為DEKA手臂的大腦脈衝控制假肢不是普通的附件,它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小工具。

它是由發明賽格威(Segway)的同一個人發明的,它可以完成如此精細、精細的任務,比如拉上外套拉鏈、拿雞蛋而不打碎它、或者用鑰匙開門,這些任務即使是手臂完整的人有時似乎也很難做到。仿生手臂的適應性也非常強,這使得肩膀、中小臂或中上臂被截肢的人可以選擇使用。不幸的是,那些手部手腕被截肢的人無法擁有天行者的手臂,至少現在是這樣。

01.假死

未來長生不老可能不再是一個傳說,盤點十項突破性的醫學研究 - 天天要聞

這是典型的科幻小說,研究人員不喜歡稱之為假死。該醫院的一位頂尖外科醫生更喜歡稱之為「緊急保存和復甦」,儘管他承認他們是暫停的生命。基本上,病人的血液會被一種非常冷的鹽水溶液代替,產生一種誘導低溫症,使所有細胞活動幾乎停止。換句話說,這就像打開關閉人體重要系統的開關,給外科醫生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問題。根據發明這項技術的彼得·李的說法,在手術過程中病人不一定是活著的,但他們也不會死。

2000年,李昌鏞在豬身上演示了這項技術,而且成功了。這隻豬假死後,然後接受治療並「復活」。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心臟自己重新開始跳動,沒有喪失認知或身體功能。現在,李昌鏞和他的團隊只需要等待合適的人類候選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 天天要聞

火上熱搜!杭州小年輕蹲點守!今天開始,持續一周

近日,一知名演員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鳥作業」,被生態環境部點贊!相關詞條頻頻登上熱搜,「打鳥」也成了這個春天的現象級討論話題。4月10日至16日是浙江省愛鳥周,如果你想在杭州觀鳥,這些好去處別錯過↓↓啥是「打鳥」?「打鳥老法師」又是啥意
我們人類有誰看到過故事的結局呢? - 天天要聞

我們人類有誰看到過故事的結局呢?

「一本正經」與藝術上的「狂想」聽起來是完全矛盾的一組詞。但這組矛盾的形容卻恰好符合美國劇作家桑頓·懷爾德的文學風格。他是美國文學史上唯一一位獲得過普利策小說獎和普利策戲劇獎兩個獎項的作家。他三次捧起普利策桂冠,論作品的流傳度和當時的影響力,是足以和尤金·奧尼爾、阿瑟·米勒、田納西·威廉斯等人並稱為美...
遠古發現|約1.6億年前侏羅蟲破解棘頭蟲起源之謎 - 天天要聞

遠古發現|約1.6億年前侏羅蟲破解棘頭蟲起源之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領銜的國際古生物團隊近期在內蒙古寧城道虎溝化石群發現一種約1.6億年前的奇特遠古寄生蟲化石——侏羅蟲,這一發現破解了長久困擾學術界的棘頭蟲起源之謎。4月9日,英國《自然》周刊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棘頭蟲又稱棘頭動物門,是一類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中常見的體內寄生蠕...
應對極端大風|京郊蜂箱已壓上石頭防風 - 天天要聞

應對極端大風|京郊蜂箱已壓上石頭防風

新京報訊(記者趙利新)4月10日,北京發布近10年首個全市大風橙色預警,11日下午至13日,北京將出現一次極端大風、強降溫天氣過程。記者從北京市密雲區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獲悉,目前蜂農們已在做防風措施,不少蜂農在蜂箱上壓了石頭。4月10日上午,楊麗鶴在合作社微信群里發送提示信息。受訪者供圖 進入春天,密雲太師屯鎮...
福州:羊蹄甲花開滿城 - 天天要聞

福州:羊蹄甲花開滿城

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相開放,成為街頭一景。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相開放,成為街頭一景。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4月10日,福州城區內種植的羊蹄甲行道樹進入花期,競
《光環效應》,正在影響你的判斷 - 天天要聞

《光環效應》,正在影響你的判斷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同樣的觀點,巴菲特講出來你就信,狗蛋說出來你就不信? 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時,它渾身都是優點;不喜歡後,做什麼都是錯的? 為什麼購買產....
高純石英礦成我國新礦種 我國新一輪找礦挖到寶了 - 天天要聞

高純石英礦成我國新礦種 我國新一輪找礦挖到寶了

4月10日,據自然資源部消息,《新發現礦種公告》近日發布,其中確定了一個新礦種——高純石英礦。它的出現,將改變此前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助力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高純石英礦,是指經選礦、提純可獲得二氧化硅的純度不低於99.995%,雜質、包裹體含量滿足半導體、光伏等高新領域應用要求的岩石。除了此次確立...
中國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效果不錯 - 天天要聞

中國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效果不錯

來源:快科技快科技4月10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官宣,在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來臨前夕,中國首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GCP級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現身該院科普活動現場,首度面向公眾分享其階段性康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