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開刀的膽管癌患者,請看這裡

2021年05月06日23:57:05 科學 1584

專家簡介:張建國,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 消化內科兼消化內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國內知名青年內鏡專家,醫生髮明家,著名的張氏剪刀發明人。 兼任中國產學研協會中國消化內鏡協同創新平台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設備研發學組全國委員等多項學術兼職。擅長消化系疾病的內鏡下診療,包括ERCP、ESD、Spyglss、STER、POEM、EFTR、NOTES、EUS等。

在過去40年里,膽管癌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目前手術治療是唯一可能的治癒手段,但是很多患者因為種種因素不適合開刀,比如體質弱、腫瘤範圍過大、位置差的患者。這些患者該如何抗癌?

膽道支架植入術不見效,感染髮燒如影隨形

有一位患者鄧爺爺,今年70多歲,由於不明原因地出現了腹部疼痛,伴有高熱,皮膚黃疸逐漸加重。子女們發現後很著急,及時把老人送來醫院檢查,竟是得了肝門部膽管癌。

膽管腫瘤常見卻也棘手,占所有膽道惡性腫瘤的50%-70%,因為鄧爺爺年齡高,體質差,不能耐受大手術切除腫瘤,於是,醫生決定為老人家植入了膽管支架,作為姑息維持治療。一段時間後,老人家的黃疸好轉了,腹部疼痛也緩解了,但高燒依然存在,而且發燒間隔越來越短,老人家的體質越來越弱。

不適合開刀的膽管癌患者,請看這裡 - 天天要聞

ERCP+射頻消融,患者化險為夷

與家屬溝通後,醫生決定利用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技術(ERCP)為患者行內鏡下射頻消融治療。ERCP是將纖維十二指腸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主乳頭(下簡稱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塑料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從而逆行顯示胰膽管的造影技術。射頻消融治療是將電極引入病灶部位,通過釋放射頻電流產生熱效應,達到局部高溫,引起病理細胞組織變性壞死,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ERCP和射頻消融強強聯合,有望去除掉折磨老家人的頑疾。

手術那天,ERCP顯示膽總管上段呈截斷樣改變,膽總管上段及肝內膽管擴張明顯,膽管里長滿了腫瘤。隨後,醫生通過幾十分鐘的射頻治療解決了困擾鄧爺爺的大麻煩,鄧爺爺術後感嘆現在的醫療技術太好了,現在不開刀就能「治療好了」。

治療膽管癌的另一利器——ERCP+膽管支架置入術

臨床上,還有的膽管癌患者可以從ERCP+膽管支架置入術中獲益。這種組合操作簡便,創傷小,術後無需特殊護理,不丟失膽汁,不影響消化功能。有條件者,置入帶放射粒子的全覆膜金屬支架效果更好,既能解除膽管梗阻,又能對腫瘤組織局部放療

膽道腫瘤診斷利器——SPYGLASS

航空總醫院消化內科在ERCP技術基礎上,進一步突破提升,瞄準國際前沿,在國內較早引進並成功開展數字化膽道子鏡直視系統(SPYGLASS)相關技術。SPYGLASS直視系統對膽道惡性腫瘤診斷的敏感性達90%,特異性達95.8%,已成為膽道腫瘤診斷的最有力武器。無論外科還是ERCP,均無法實現膽胰管疾病的經口直視化觀察。能夠直視觀察膽胰管並在直視下進行膽胰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一直以來都是無數內外科醫生的夢想,而SPYGLASS則成功地實現了醫生們的夢想。

不適合開刀的膽管癌患者,請看這裡 - 天天要聞

第二代SPYGLASS膽道子鏡直視系統及膽管腫瘤模式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慧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