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看到的這張圖片是2019年公布的,距離我們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的黑洞圖片,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回到過去。
2019年人類首次看到黑洞
這也許是一期會讓你腦洞大開的文章。會改變你對宇宙之前的認知。如果可以實現的話,那麼我們也許可能會見到我們去世的親人。
因為今天我所提到的這些現象,從理論上來講完全可行。只是也許我們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實現的要求。
為了避免不了解的朋友節省時間去搜索那些不知道的知識,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一下光年。所謂光年看它的表面字樣,好像是一個時間單位。其實它並不是時間單位,而是一個距離單位。是指以光速走過一年的距離。
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據,而5500萬光年的距離又有多大呢?大家自己腦補一下畫面。我們都知道光速的傳播是有速度的。當我們人類用現在的科技拍到遙遠的黑洞時。這張照片上的黑洞早已經是5000多萬年前的樣子了。
因為它和地球的距離相差太遠。以至於整張圖片用光的速度傳到地球,需要較長的時間。在2019年4月10日公布的這個黑洞,它的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如果把它放到整個太陽系周圍,他將會以它自身的質量優勢吞噬整個太陽系中所有的星球。太陽自然也不例外。消息公布出來以後,於是有人猜測。如果在黑洞的上面居住著適合黑洞環境生存的高等文明,那麼它們看到的地球會不會也是5500萬年之前的地球呢?
在這其中,不僅涉及到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光速傳播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一種假想理論和哲學思考。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每天看到的所有一切,幾乎都是過去式的,而從來沒有人可以真正地看到即刻存在的事實。
可能你會覺得很奇怪,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吃飯睡覺,上廁所工作等等,這不都是即刻發生的事情嗎?但是,這些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帶引號的現在進行時。
可能你忽略了一點問題。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通過眼睛傳遞給大腦的,而眼睛怎麼才能看到這些事物的發生呢?
大家想一想,如果在漆黑的夜晚,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條件下,我們什麼都看不到。
而眼睛可以收集周圍事物的發生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周圍有光線的存在,並且你所看到的事物可以反射光線進入到你的眼睛。
然後傳遞給大腦,在大腦分析處理之後做出對信息的判斷。這一整套流程最重要的就是光線的傳遞。
所以說既然是光線在傳遞信息,那麼中間就一定會存在時間差。如果吹毛求疵的。從理論上來分析的話,我們就可以認為你當下看到的事物並不是現在所發生的事物,它可能是10的負100次方秒之前發生過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用光來作為媒介傳播的。不管這個物體是本身發光的光源,或者反射其他光源顯示出的物質。都離不開光線。光的傳播速度大約每秒30萬公里左右。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1.5億公里。
如果用光速來計算的話,你現在抬頭所看到的太陽是500秒鐘之前的太陽。8點3分鐘的時間,我們可以從事許多工作。再來比較月球,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大約38萬公里左右。此時再用光速來計算的話,你晚上抬頭所看到的月亮,其實也就是一秒鐘之前的月亮。
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公里,如果在那裡拍一張圖片的話,那麼地球的樣貌將會是183秒之前的地球。距離地球大約30億公里的距離,如果在海王星對著地球拍一張圖片的話,那麼圖片上顯示的地球將會是大約兩小時之前的地球。
如果用你面前正在和你交流的人來舉例子的話,你現在所看到的他可能就是幾億分之一秒之前存在的那個人。因為兩者之間的距離太短,所以我們根本感覺不到距離的時間差。愛因斯坦曾提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其中最基礎的理論就是對光速的定義。
他認為光速是恆定不變的,在宇宙中,光速是一種最快的傳播方式,沒有任何其他物質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接近光速,那麼它的時間將會處於停止狀態。在整個宇宙中,小到螞蟻爬行,大到天體運作。
由於光的作用。可以使所有的物體像刻錄光碟一樣,都會被刻制在宇宙中。
就像我們提到的距離我們大約5500萬光年的黑洞一樣,我們在2019年所看到的他的樣貌,其實就是5500萬年之前的樣子,這也就意味著他在很久之前的歷史被刻錄在宇宙中,那一刻正好是刻錄在2019年4月10日。
2019年
並且人類記錄下黑洞的這一段歷史,永遠會按著光速在宇宙中無限地傳遞下去,如果宇宙沒有邊界,它將永遠留存在宇宙中,不會消失。
同樣我們如果在5500萬光年之外的黑洞來觀察地球,也是同樣的道理。此時黑洞看到的地球正是恐龍剛剛滅絕哺乳動物開始興起的階段。
但是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看到超過一光年之外的地球。所以剛剛起步的科技水平限制了人類的想像。
從理論上來說,你自己所經歷的每一秒鐘都被刻在宇宙中的不同位置。
如果你想看到一秒鐘以前的你,你就應該去距離你30萬公里的地方觀看,如果你想看到十年之前的你或者你的親人。應該去距離你九十四億六千零八十萬公里之外的地方觀看。
當然,這種觀看也並非真正需要到達那麼遠的地方去拍照或者攝像。以現在的科技程度根本無法達到這種程度。
在不久的未來,或許人類可以採用虛擬技術,或者更高維度的空間來一探究竟。
因為如果愛因斯坦所說的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那麼我們人類根本無論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都不可能達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提前到達歷史傳播的那一個位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所經歷的每一秒就像在河裡丟一塊石頭一樣。波紋從中間一圈一圈的擴散得越來越遠。
而我們那些去世的親人,一輩子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也都被刻錄在宇宙中,逐漸地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礙於我們科技的限制,我們再也不會看到他們了。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那些曾經給過我們溫暖的親人,會再次和我們相聚,但是這個等待也許遙遙無期,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