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2021年04月20日23:30:15 科學 1881

您現在所看到的這張圖片是2019年公布的,距離我們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的黑洞圖片,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回到過去。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2019年人類首次看到黑洞

這也許是一期會讓你腦洞大開的文章。會改變你對宇宙之前的認知。如果可以實現的話,那麼我們也許可能會見到我們去世的親人。

因為今天我所提到的這些現象,從理論上來講完全可行。只是也許我們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實現的要求。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為了避免不了解的朋友節省時間去搜索那些不知道的知識,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一下光年。所謂光年看它的表面字樣,好像是一個時間單位。其實它並不是時間單位,而是一個距離單位。是指以光速走過一年的距離。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據,而5500萬光年的距離又有多大呢?大家自己腦補一下畫面。我們都知道光速的傳播是有速度的。當我們人類用現在的科技拍到遙遠的黑洞時。這張照片上的黑洞早已經是5000多萬年前的樣子了。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因為它和地球的距離相差太遠。以至於整張圖片用光的速度傳到地球,需要較長的時間。在2019年4月10日公布的這個黑洞,它的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65億倍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如果把它放到整個太陽系周圍,他將會以它自身的質量優勢吞噬整個太陽系中所有的星球。太陽自然也不例外。消息公布出來以後,於是有人猜測。如果在黑洞的上面居住著適合黑洞環境生存的高等文明,那麼它們看到的地球會不會也是5500萬年之前的地球呢?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在這其中,不僅涉及到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光速傳播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一種假想理論和哲學思考。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每天看到的所有一切,幾乎都是過去式的,而從來沒有人可以真正地看到即刻存在的事實。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可能你會覺得很奇怪,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吃飯睡覺,上廁所工作等等,這不都是即刻發生的事情嗎?但是,這些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帶引號的現在進行時。

可能你忽略了一點問題。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通過眼睛傳遞給大腦的,而眼睛怎麼才能看到這些事物的發生呢?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大家想一想,如果在漆黑的夜晚,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條件下,我們什麼都看不到。

而眼睛可以收集周圍事物的發生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周圍有光線的存在,並且你所看到的事物可以反射光線進入到你的眼睛。

然後傳遞給大腦,在大腦分析處理之後做出對信息的判斷。這一整套流程最重要的就是光線的傳遞。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所以說既然是光線在傳遞信息,那麼中間就一定會存在時間差。如果吹毛求疵的。從理論上來分析的話,我們就可以認為你當下看到的事物並不是現在所發生的事物,它可能是10的負100次方秒之前發生過的事情。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用光來作為媒介傳播的。不管這個物體是本身發光的光源,或者反射其他光源顯示出的物質。都離不開光線。光的傳播速度大約每秒30萬公里左右。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1.5億公里。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如果用光速來計算的話,你現在抬頭所看到的太陽是500秒鐘之前的太陽。8點3分鐘的時間,我們可以從事許多工作。再來比較月球,月球和地球的距離大約38萬公里左右。此時再用光速來計算的話,你晚上抬頭所看到的月亮,其實也就是一秒鐘之前的月亮。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公里,如果在那裡拍一張圖片的話,那麼地球的樣貌將會是183秒之前的地球。距離地球大約30億公里的距離,如果在海王星對著地球拍一張圖片的話,那麼圖片上顯示的地球將會是大約兩小時之前的地球。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如果用你面前正在和你交流的人來舉例子的話,你現在所看到的他可能就是幾億分之一秒之前存在的那個人。因為兩者之間的距離太短,所以我們根本感覺不到距離的時間差。愛因斯坦曾提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其中最基礎的理論就是對光速的定義。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他認為光速是恆定不變的,在宇宙中,光速是一種最快的傳播方式,沒有任何其他物質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接近光速,那麼它的時間將會處於停止狀態。在整個宇宙中,小到螞蟻爬行,大到天體運作。

由於光的作用。可以使所有的物體像刻錄光碟一樣,都會被刻制在宇宙中。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就像我們提到的距離我們大約5500萬光年的黑洞一樣,我們在2019年所看到的他的樣貌,其實就是5500萬年之前的樣子,這也就意味著他在很久之前的歷史被刻錄在宇宙中,那一刻正好是刻錄在2019年4月10日。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2019年

並且人類記錄下黑洞的這一段歷史,永遠會按著光速在宇宙中無限地傳遞下去,如果宇宙沒有邊界,它將永遠留存在宇宙中,不會消失。

同樣我們如果在5500萬光年之外的黑洞來觀察地球,也是同樣的道理。此時黑洞看到的地球正是恐龍剛剛滅絕哺乳動物開始興起的階段。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但是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看到超過一光年之外的地球。所以剛剛起步的科技水平限制了人類的想像。

從理論上來說,你自己所經歷的每一秒鐘都被刻在宇宙中的不同位置。

如果你想看到一秒鐘以前的你,你就應該去距離你30萬公里的地方觀看,如果你想看到十年之前的你或者你的親人。應該去距離你九十四億六千零八十萬公里之外的地方觀看。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當然,這種觀看也並非真正需要到達那麼遠的地方去拍照或者攝像。以現在的科技程度根本無法達到這種程度。

在不久的未來,或許人類可以採用虛擬技術,或者更高維度的空間來一探究竟。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因為如果愛因斯坦所說的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那麼我們人類根本無論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都不可能達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提前到達歷史傳播的那一個位置。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所經歷的每一秒就像在河裡丟一塊石頭一樣。波紋從中間一圈一圈的擴散得越來越遠。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而我們那些去世的親人,一輩子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也都被刻錄在宇宙中,逐漸地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礙於我們科技的限制,我們再也不會看到他們了。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那些曾經給過我們溫暖的親人,會再次和我們相聚,但是這個等待也許遙遙無期,

科學家可以拍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那我們可以看到去世的親人了? - 天天要聞

好了,本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布《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布訃告,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於2025年5月24日18時不幸逝世,享年87歲。華山醫院官網顯示,顧玉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顧玉東1961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聞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澱山湖畔的金澤鎮蓮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進這裡的全城最大水產養殖單體設施,在佔地1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棚內,8米直徑的大水池一個接一個,猶如巨蓮出水。從池中游弋的長江鮰魚、長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顧」的長江刀魚,上海水產人正為傳統意義上的「長江四鮮」保種保育、繁種擴種。然而,「...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原創 楊怡 楊博士說心理 北京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會現象,甚至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應對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紹給你10個人類無法抗拒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覆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