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2021年04月02日14:27:13 科學 1762

文|科學蟲洞

相關數據表明,在世界範圍內,人均每周要吃進去大約5克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有朋友可能會疑惑:我也沒傻到把塑料往嘴裡塞,怎麼可能會吃進去?蟲洞告訴大家,這涉及到一個概念: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無處不在的微塑料

「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顆粒,有些微塑料的粒徑只有幾微米。我們身邊分布著無數微塑料,只是難以用肉眼察覺,只能藉助顯微鏡等設備才能觀察到。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發布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美國西部一些偏遠的地區,每年都會落下1000噸左右甚至更多的塑料粉塵,相當於3億個塑料瓶。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這些微塑料顆粒不易清理,易於傳播,隨著自然力量、人類活動,散落到世界各地。

而且,微塑料不僅僅分布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還蔓延到了山河湖海。甚至,北極大陸的皚皚白雪,以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都被它所滲透。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科研團隊在北極71個地點收集了一些海水樣本,結果顯示,每立方米水中約有40個微塑料顆粒。後來,也有人在北極的雪層中發現微小的塑料顆粒。

而微塑料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C·湯普森,則在珠峰收集到了一些雪樣和溪水樣本。分析顯示,所有雪樣和溪水樣本中的3個樣本,都有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連人煙稀少的世界之巔、北極圈,都被微塑料所佔據,更何況聚集著大量人類的城市?事實上,微塑料早已經開始入侵我們的身體。



微塑料如何進入人體?

2018年,維也納醫科大學宣布了一項研究,他們在人類糞便中找到了微塑料顆粒。這意味著,微塑料已經進入了人類腸道。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此外,曾有調查調研過北京青年人糞便中的微塑料含量,發現受試者的糞便中基本都含有微塑料。

那麼,微塑料是怎麼進入人體的?飲用水是人類攝入微塑料最多的途徑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據了解,鞋子、領帶、輪胎等會脫落「灰塵」,形成微塑料。同時,塑料垃圾在陽光的暴晒下將變得越來越細碎。這些微塑料,都可能進入到飲用水中。

飲用水在正式投放到市場之前,會提前處理掉很多微塑料,不過在很多國家,飲用水的質量並未達標。此外,如果處理設備中有塑料製品,其中的微塑料也可能進入到飲用水中。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貽貝

除了飲用水之外,人類吃東西的時候也會攝入,包括食鹽、啤酒在內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許多微塑料。

貽貝又被稱為「青口貝」,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同時,它也被認為是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指標。

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塑料不僅會出現在藍色貽貝的細胞中,還進入了它們的循環系統。

許多海洋動物都攝入了微塑料,我們在享用這些貝類等食物的時候,也等於吃進去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微塑料在食物鏈中的循環

微塑料進入人體的方式還有一種,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呼吸。

前文提到,微塑料無處不在,也許你無法察覺,但它的的確確包圍著你。只要我們呼吸,它們就可能順著鼻腔、口腔進入體內。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最後,還有化學工程師發現「喝茶包=喝塑料」。他們隨機購買了4個牌子的茶包,浸泡幾分鐘之後,無數的微塑料出現在茶水中。

甚至滲透進胎盤

微塑料在我們體內,並不是簡單地經歷著「吃下去、排出來」的過程,它們也會滲透到人體組織中。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2020年,美國化學會年會上公布了一則消息,稱在人的肝臟等組織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

此外,《國際環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胎盤也逃不過微塑料的影響。科學家分析了6個18-40歲健康婦女的胎盤,發現其中有4個胎盤存在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這些微塑料顆粒大小不超過10微米(約0.01毫米),很可能來自母體日常使用的產品包裝、個人護理產品等。

研究負責人表示,胎盤中存在的微塑料,可能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負面作用,比如減緩生長、改變基因表達方式等等。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微塑料進入人體,無疑讓人感到擔憂,尤其是,我們對微塑料危害的認知還存在很大的知識空白。



微塑料的影響

微塑料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多大危害,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但根據相關論文得知,微塑料可能會對人體帶來血管栓塞、腎臟和消化系統損傷、致癌突變等傷害。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跟一般不可降解的塑料比起來,微塑料對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主要體現在顆粒微小上。

它跟隨著洋流、氣流,在世界範圍內分布,污染著空氣、食物、水源,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

通常來說,大塊的塑料垃圾,如吸管、塑料袋,會限制海洋動物行動、對它們的身體造成外傷。而微塑料帶來的影響,則更多體現在內部。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動物們吃進去的微塑料無法被消化,如果停留在胃部,可能會導致疾病或死亡;如果微塑料帶有有機污染,那麼這些動物的狀況會更加糟糕。

想要監測微塑料污染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除了被丟棄的塑料製品之外,我們平時使用的物品也有可能脫落微塑料。

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塑料,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 天天要聞

而且,這些微塑料比普通的塑料垃圾更難發現和收集。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優化飲用水的處理方式,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並且需要官方落實監管措施。

————————————

本文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著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