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著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
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拔針自救,仍在輸液椅旁昏迷。
現場,一名經過的黑衣男子發現異常並呼救,醫護人員趕來後對陶蘭進行急救,但她最終仍因過敏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於4月20日搶救無效離世。

陶蘭親屬事後從陪同其就診的同學處得知,問診時,陶蘭曾詢問醫生使用頭孢是否需要皮試,得到的答覆是 「不需要」。家屬由此質疑,既然頭孢可能過敏,為何不做皮試?既然用藥有風險,為何輸液時沒有醫護人員在場觀察?
家屬迫切想要一個答案,誰該為這致命4分鐘負責?
患者家屬陶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陶蘭今年大一,4月15日22時57分左右,其因腹痛和3名同學一起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急診內科就診,醫生曾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陶蘭表示不清楚。此後,醫生開具了包含注射用頭孢曲松鈉以及其他藥物的處方。
家屬稱,陶蘭的同學後來告知,陶蘭曾詢問醫生,使用頭孢是否需要皮試,醫生回復不需要。
「孩子第二袋(瓶)液體輸的是頭孢,4分鐘就出現不適的癥狀。」陶先生告訴記者,其在派出所觀看了醫院內的監控視頻。15日23時23分,陶蘭在一樓治療室走廊開始輸液。16日0時35分許,護士給陶蘭換藥輸上頭孢後離開,陶蘭在0時39分左右出現了身體不適,陪同陶蘭來看病的同學,此時有的去繳費有的去取單據,剛好都不在身邊。
家屬表示,他們在監控中看到,陶蘭曾起身呼喊,但當時無醫護人員在場,輸液走廊里只有零星幾位患者,隨後陶蘭拔針自救,0時41分左右,陶蘭跪著暈倒在輸液椅旁邊。一名從旁邊經過的男子發現異常後呼救,醫護人員隨即趕到現場救治。

4月16日凌晨,陶蘭被轉入icu治療。
家屬提供的急診病歷顯示,患者就診前4小時余,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癥狀,同時伴有發熱、心慌表現。經門診診斷為,腹痛、急性胃腸炎。既往存在左氧氟沙星過敏史。
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具相關治療藥物:抗生素類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每次靜脈點滴 2g;止痛藥物選用鹽酸曲馬多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100mg;止吐與調節腸胃藥物包括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和間苯三酚注射液;此外,還給予包含葡萄糖、生理鹽水在內的基礎輸液及營養補充藥物。
搶救病歷記錄顯示,患者在輸注頭孢曲松鈉過程中,突發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癥狀。護士發現後迅速採取緊急措施,立即更換輸液器及液體,給予吸氧及心電監測、予腎上腺素等。經檢查評估,患者被診斷為過敏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
4月20日,陶蘭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證明顯示:死亡原因為過敏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

4月28日,陶先生向記者表示,他認為是醫院的疏忽導致了這場事故,因此,他希望醫院除了補償外還應該道歉。但雙方在多次協商過程中,醫院始終不同意道歉。

4月29日,記者聯繫到該醫院醫患關係科,工作人員對家屬提出要求道歉的訴求表示拒絕。「醫院是出於人道主義與患者家屬調解,而不是認為我們存在過錯。」

同日,宜昌市衛生健康委醫政科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醫療事故不以醫院評價為準,也不以患者評價為準,需要做鑒定,但因醫患雙方均未申請相關鑒定,因此無從談論對錯與責任劃分。

陶先生告訴記者,家屬沒有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是因為醫院已經承認孩子是因頭孢過敏死亡,家屬覺得事情很清楚,沒有爭議,只想讓孩子早點下葬。而且事情發生後,家屬和醫院一直在協商,現在補償金額已經談妥。不過,雖然醫院願意支付補償款,但始終不承認自己有過錯。家屬表示,他們想要的不只是補償,更希望醫院能誠懇道歉,給孩子一個交代。

來源 大河報

編輯 蔣波 審核 杜海鋒 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