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大戶被揪出!世衛組織:致肺癌能力僅次於吸煙,你家可能就有

很多人以為,肺癌是「煙民的專屬病」,但事實上,肺癌的誘因遠不止吸煙這麼簡單。就像張女士的故事一樣,她不吸煙、不喝酒,甚至很少出門,卻依然被確診為肺癌。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就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


一、隱藏在身邊的「無形殺手」——氡氣

你可能從未聽說過氡氣,但它卻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天然放射性氣體。氡氣是由鈾或釷等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它存在於岩石、土壤、大氣、水中,甚至在我們的建築材料中也可能含有這種氣體。


氡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但它卻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定的1類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統計,3%-14%的肺癌都是由氡氣引起的。氡氣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悄無聲息地侵蝕我們的健康,其衰變過程中產生的輻射會破壞人體細胞組織,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中,不僅會增加肺癌風險,還可能影響生育,引發多種病變。


更讓人擔憂的是,氡氣可以通過牆體裂縫、地板、管道等進入建築物。雖然樓層越高,氡氣濃度越低,但1-3層的居民仍需特別注意。如果你住在低樓層,建議定期檢測室內氡氣濃度,確保居住環境的安全。


二、肺癌的早期信號,可能在頭部出現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的惡性腫瘤,且近年來呈現年輕化趨勢。很多人在確診時已經處於晚期,因此,早期發現肺癌的信號至關重要。除了常見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肺癌的早期信號可能還會在頭部出現:

• 頭痛:頭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很多人會忽視這一癥狀。如果肺部出現腫瘤,可能會壓迫血管,導致血液循環受阻,進而影響顱內壓,出現頭痛。如果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建議及時排查肺部問題。


• 頭頸浮腫:如果頭頸部出現浮腫,甚至伴有紫紺和呼吸困難,可能是上腔靜脈綜合徵引起的。肺部血管受壓迫或堵塞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頭頸部浮腫。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排除心肺病變風險。


• 視物模糊:如果突然出現視力下降、視物模糊,且休息後無法緩解,但眼睛檢查又未發現異常,這可能是肺癌導致的顱內壓升高,壓迫視覺神經所致。此時,需要關注肺部病變的可能性。


• 眼皮下垂:尤其是單側眼皮下垂,可能是Horner綜合征的表現,這與肺部惡變密切相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排除肺癌風險。


三、遠離肺癌,從這些小事做起

癌症的預防遠比治療重要。肺癌的發生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下是一些預防肺癌的小建議:

• 高危人群早篩查:如果你長期咳嗽(超過三周)、聲音嘶啞、胸悶、呼吸不暢,或者有不明原因的肩背疼痛、骨關節腫痛等表現,建議儘早進行肺部篩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戰勝肺癌的關鍵。


• 堅持運動鍛煉:久坐不動的人更容易被肺癌盯上。研究表明,合理的運動可以降低25%的肺癌風險。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增強免疫力,還能讓身體更健康。


• 保證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力,增加肺癌風險。研究發現,男性睡眠時間少於6.5小時,肺癌風險會增加112%。因此,每天保證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 戒煙:吸煙是肺癌的主要誘因之一。不僅自己要戒煙,還要盡量遠離二手煙環境,避免被動吸煙。

• 健康飲食:高油、高鹽、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增加身體的代謝負擔。建議多攝入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和葉酸等營養物質,保持飲食多樣性,為身體提供均衡的營養。


• 定期檢測室內環境:如果你住在低樓層,建議定期檢測室內氡氣濃度,確保居住環境的安全。

結語:健康生活,遠離肺癌

肺癌並非「煙民專利」,它的誘因可能就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關注身體的異常信號,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是我們遠離肺癌的重要防線。記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預防癌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