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報道:取栓前先保護腦細胞,可進一步減殘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有患者達1242萬,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發或複發腦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腦卒中離世;倖存者中,約75%留下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言語、認知等功能障礙,還有40%患者重度殘疾。

而且,腦卒中已不是「老年病」,全世界25歲以上人群罹患腦卒中的終生風險為24.9%,在我國這個數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從25歲開始就有可能發生中風

臨床最新進展:取栓前先保護腦細胞

中國卒中學會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強調,識別腦卒中的早期癥狀和及時救治至關重要,比如面部不對稱、言語不清、肢體無力等。越早認識到這些癥狀,就越能及時就醫,在「4.5小時黃金時間」內進行再灌注治療和腦細胞保護治療。

卒中發生後,以溶栓、取栓為代表的「再灌注」治療,可為約70%—90%的卒中患者實現血流再通,但只有近一半的患者功能恢復良好,仍有相當比例患者在治療90天後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

專家建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取栓前,有條件的可以配合腦細胞保護劑。王擁軍院長牽頭的TASTE-2研究顯示,卒中再灌注治療前給予腦細胞保護藥物依達拉奉右莰醇,並持續2周治療,可進一步提升療效,減少中、重度殘疾的發生。

該項研究於10月24日在第16屆世界卒中大會上發布,標誌著中國卒中臨床研究已走在國際前列,有望以創新的治療方式,幫助全國乃至全球患者降低卒中致殘,提高生活質量。(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