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煩 原因是中氣虛《經方三十六講》解傷寒條文(102)

導讀:醫學是一種人為認知,是一種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即使現代醫學藉助了很多科技手段,對於人體的客觀認識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更多疾病或者疾病癥狀,仍然無能為力,如本章節所講的心慌+心煩。本章節,我們看看醫聖仲景如何認識「心中悸而煩」的真正病機。


傷寒,兩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

傷寒六大類疾病,太陽篇條文最多,原因在於外感邪氣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發病因素,且侵襲人體之後會根據患者臟腑功能的不同狀態,出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從這個基本點看,解讀太陽系統條文,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便是要用整體的眼光,去看待內傷和外感疾病,這樣才能在治療的時候遊刃有餘。

本條文的關鍵識別點在於癥狀描述「心中悸而煩」,歷代醫家多認為心中悸的原因是心臟陽氣不足,心中煩的原因是陰虛有熱,兩個癥狀結合起來的原因是陰陽虧虛,醫聖仲景則認為此陰陽虧虛的核心,是人體中氣處於一種相對虧虛的狀態。醫聖仲景認為其是人體中氣虧虛,另外一個支持點是患者傷寒時日較短,只有兩三日,沒有出現明顯汗出的異常狀態,故而沒有對陰陽造成相對嚴重的損害。

臨床中,我們會遇到患者出現心中悸動不安,或者心中煩的情況,原因會有多種,治療方法也多變,但如果患者出現心中悸動不安,兼有心中煩的情況,就要考慮患者的真實病機是「中氣不足」,進而造成人體陰陽二氣的一種相對虧虛。部分醫家遇到情緒或者情志類疾病,只會使用疏肝的方法進行解決,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思想。

小建中湯,顧名思義,作為重新建立人體中氣運行機制、改善中氣虧虛的主要方劑,作用非常重要和關鍵,我們要通過小建中湯的使用,來真正認識中氣不足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心理和情緒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