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通常被稱為心梗,是一種因冠狀血管閉塞導致心臟血流減少,進而引發心肌細胞死亡的嚴重心臟疾病。這種情況極度危險,可能會損害心臟的功能,甚至可能突然導致心臟停止跳動,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存活可能性。心梗的發生與血管內斑塊的形成緊密相關,這些斑塊的存在和破裂是心梗爆發的直接觸發因素。
首先來看看斑塊和血栓是怎麼形成的:
血管系統是身體內部的重要運輸通道,其壁由三個層次構成:內層是血管內皮,負責提供一個光滑的表面促進血液流暢運行;中層和外層則分別提供支撐和保護。當血管內皮受損,血液中的脂質和其他物質便會滲透進去,形成所謂的斑塊。這些斑塊實際上藏匿在血管的內層,而非表面,進而導致血管腔變窄和血管硬化,影響血流。
斑塊主要由脂質、膽固醇結晶等物質構成,這些物質能促進血液凝固。斑塊的增大使得其表面膜越來越薄,直至破裂,釋放出的物質會迅速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這是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發病迅速的根本原因。血栓與斑塊不同,血栓能夠隨血流移動,並完全堵塞血管,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因此,任何促進斑塊形成和破裂的因素都是心肌梗死的潛在威脅。
心梗發作前有哪些先兆癥狀?
胸部不適:患者可能會感受到胸口中央或稍偏左側的痛感,覆蓋區域廣泛,如同胸部被重物壓迫或緊箍。伴隨這種痛感的,還可能有強烈的恐慌和不安。
持續的噁心感與嘔吐:由於心肌的缺血可能影響到胃腸功能,患者可能體驗到持續的噁心與嘔吐,這種情況即使休息或進食後也難以緩解,有時還伴有腹部不適或反酸。
咽喉不適:表現為咽喉部位的灼熱感和緊繃,通常伴隨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及出汗。
上肢及左肩疼痛:特指左側肩部或手臂內側的鈍痛,疼痛可能沿著手臂向下延伸至小指和無名指。
持續的背部痛:某些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會感到背部的持續疼痛,這種疼痛有時在女性中更為常見。
上腹部疼痛:若感到上腹部疼痛,伴隨著護胃藥物或解痙藥物無效,尤其是疼痛在體力勞動後加劇時,需警惕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
牙痛或下頜痛:在個別情況下,心臟病發作可能引發牙痛或下頜痛,特別是當這些疼痛與運動有關,靜息時不痛,但一活動即感痛楚時,應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