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血壓時,總是第一次高,後面測量結果變低,以哪個為準?

血壓實際上是我們身體的一項重要生理指標,它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這個壓力的大小和變化,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狀況。

血壓的調節對於維持生命至關重要,當血壓過高時,會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發生;而血壓過低則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暈厥甚至休克。

在醫學上,血壓通常以收縮壓舒張壓兩個來表示,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

舒張壓則是指心臟舒張時,血管壁所受的壓力,這兩個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血壓值,幫助醫生全面了解我們的心血管健康狀況。

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01

測量血壓時,總是第一次高,後面測量結果變低,以哪個為準?

血壓測量中,經常會出現第一次測量結果偏高,而後續測量結果逐漸降低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所致,例如:第一次測量時的緊張、姿勢不正確、袖帶位置不妥等。為了獲得準確的血壓值,通常建議以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測量結果為準。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血壓測量時,我們使用血壓計來檢測這一壓力。當袖帶充氣壓迫血管時,心臟繼續泵血,血液在袖帶壓力下被阻斷。

隨後,隨著袖帶壓力的逐漸釋放,心臟泵出的血液在壓力的作用下衝擊血管,產生波動。血壓計通過感知這些波動來計算血壓值。

第一次測量時,由於一些未知因素,可能會引起血壓值的波動,例如緊張導致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從而造成血壓短暫升高。

因此,為了獲取較為準確的血壓值,我們會建議病人在連續測量時放鬆心情,正常呼吸,保持正確的姿勢,並盡量使測量過程標準化。

綜上所述,為了獲取準確的血壓值,我們通常會以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測量結果為準。這是因為第一次測量時可能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血壓值偏高,而後續測量結果更為穩定和準確。

02

一天中,為什麼測量的血壓結果不一樣?

血壓在一天中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例如體位、運動、情緒、藥物和飲食等。此外,血壓還會隨著時間、環境和個人狀態的不同而有所波動。因此,在一天中測量的血壓結果可能會存在差異。


首先,體位對血壓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站立或坐姿時,由於重力的作用,血壓會相對較低。而躺姿時,血壓則會相對較高。因此,不同時間點測量血壓時,體位的不同也可能導致血壓結果的差異。

其次,運動和活動也會對血壓產生影響。在進行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時,血壓會相應升高。而在休息或睡眠時,血壓則會降低。因此,不同時間點測量的血壓結果可能會受到運動狀態的影響。

情緒的變化也會對血壓產生影響。緊張、焦慮、興奮等情緒狀態會使血壓升高,而平靜、放鬆的狀態則會使血壓降低。因此,情緒波動也可能導致不同時間點測量的血壓結果存在差異。

此外,飲食和藥物也會對血壓產生影響。進食後,血壓可能會升高;而一些藥物則可能使血壓降低。因此,飲食和藥物的影響也可能導致不同時間點測量的血壓結果存在差異。

03

在家中如何測量血壓?

要在家中正確測量血壓,首先需要一個血壓計。選擇一個可靠的血壓計,並確保它已經過校準。確保測量環境安靜,沒有干擾,並且光線充足。在測量前,請確保身體處於平靜狀態,沒有劇烈運動或情緒波動。

在開始測量之前,請確保姿勢正確。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身體放鬆。將血壓計放在與心臟同一高度的位置,然後將手臂放在桌子上或放在另一隻手臂上。如果手臂有疼痛或受傷,請在另一隻手臂上測量血壓。

在測量血壓之前,請確保手臂和手腕放鬆,不要握緊拳頭或交叉雙臂。慢慢地深呼吸,然後盡量保持平靜。在血壓計上找到正確的脈搏位置,然後將血壓計的袖帶纏繞在手臂上,確保袖帶與手臂緊密貼合,沒有過緊或過松。

按下血壓計的開始按鈕開始測量。在測量過程中,請保持身體靜止,不要說話或移動。測量完成後,讀取血壓計上的讀數。一般來說,正常的血壓範圍是120/80毫米汞柱以下。

04

血壓持續升高,會帶來哪些問題?

首先,持續升高的血壓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臟不斷努力地泵血,容易導致心臟肥厚和心力衰竭

此外,高血壓還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彈性減弱,進而導致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引發腦梗塞、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

其次,高血壓還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長時間的高血壓會導致腎臟過濾功能下降,使毒素在體內積累,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

另外,高血壓還會對眼睛和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引發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頭暈、頭痛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