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及時診斷應對,警惕「甜蜜的負擔」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11月14日是第17個聯合國糖尿病日

今年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

在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已超1.4億

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近一半的患者

沒有得到診斷

南昌大學一附院的內分泌代謝科病房,57歲的吳先生說,自己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因為糖尿病住院治療。

吳先生:我自己有糖尿病12年了,身體上沒有什麼不舒服,這次因為腳上跟屁股上起了3個泡,兩到三天就腫起來了,腫起來就腐爛了。

醫生介紹,沒有癥狀不代表病情不在發展,事實上,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的損害,吳先生這就得的是糖尿病足

南昌大學一附院內分泌代謝科 主任醫師 徐積兄: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足,是因為高血糖抵抗力就差,糖尿病足它並發有血管的病變、神經的病變,同時有外傷或者其它的一些損傷導致感染,出現感染損傷以後他腳發展快,同時它的治療效果相對沒有糖尿病的病人差。

醫生提醒,大家不能輕視糖尿病,它是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中風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40歲以上的成年人要特別注意。

南昌大學一附院內分泌代謝科 主任醫師 徐積兄:超過40歲也是屬於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的,這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再一個就是平時不太運動的,還有就是巨大兒產史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些風險,對這些高風險人群要及時進行糖尿病的篩查。

在「了解應對」方面,徐積兄建議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健康飲食和合理運動,尤其是主食不能太精緻。

南昌大學一附內分泌代謝科 主任醫師 徐積兄:選擇的主食我希望是不要太精緻的,盡量選多一些全穀類的、含膳食纖維多的,我們要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合適的蛋白攝入,每周能夠保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才能夠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