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有寒精衰、肝有寒筋縮、心有寒血虛,中醫教你散一身之寒

中醫上常說「腎有寒精衰、肝有寒筋縮、心有寒血虛」,那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三句話的意思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先來看看腎有寒精衰,腎為一身之本,主藏精,精又化陽,陽氣則可以溫煦我們全身,當寒邪侵襲身體的時候體內的陽氣就容易受損,出現不足,這時腎精就失去固澀的能力,那精關失守了,精氣是不是就會一點點流失了,所以說當腎有寒就容易精衰,通常這類人還會伴有腰膝酸冷、慾望低下、手腳冰涼等問題,像這種情況就要注意腎陽了,可以參考桂附地黃丸

其次是肝有寒筋縮,有句老話叫「筋縮一寸,命短十年」,中醫認為肝主筋,所以當肝臟被寒邪侵襲的時候,這寒邪就會把肝經的氣機給凝結住,導致肝經氣血行至不通,血液凝結在脈絡,造成肝血虧虛,但是筋由肝所主,當肝血虧虛不足了,就不能濡養筋脈了,那筋是不是就會縮短了,而且這類人平時還會有腿腳麻木,關節處屈伸不利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散寒止痛,疏肝理氣了,可以參考茴香橘核丸

最後是心有寒血虛,中醫上認為心為陽臟,主一身血脈,血脈里的血想要運行全身,需要依靠心氣的推動,心氣又需要心陽的鼓舞來前進,那如果說你的的心臟受寒了,心陽被損傷了,心氣沒有了心陽的鼓舞,心血失去了心氣的推動,血液在脈絡里行動遲緩,循環不動,凝滯在一起,全身吸收不到心血的營養,就會出現血虛的情況,而且這類人還會出現心慌氣短,膚色暗沉,臉上長斑,怕冷等現象,像這種情況就要溫心陽、強心臟了,可以參考芪藶強心膠囊

最後要提醒大家,中醫用藥需要辨證,如果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辨證指導下用藥,不可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