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刷到一位感染科教授分享的病例,患者是一個男生,去醫院看病的原因是上洗手間時不停地尿出蟲子——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小便時尿出來的除了尿液,還有很多小蟲子,後來感染科把患者的尿液拿去送檢,檢查後發現還真是昆蟲,考慮是毛蠓幼蟲的可能性比較大。
對患者詢問病史後,醫生猜測是患者曬內褲的環境不幹凈,導致蟲子在內褲上產了蟲卵,患者穿上內褲後,蟲卵便趁機進入了尿道。
看完是不是很震驚?其實,這並不是他們接診的第一例,之前感染科也接診過女性尿液排出蟲子的病例。
相比女性,男性尿道里排出蟲子更讓人匪夷所思,因為男性尿道比較長,成年男性的尿道長約18厘米,尿道口緊縮,所以感染的幾率比較小。
而女性就不一樣了,女性的生理構造決定了她們的尿道很容易被感染:女性的尿道呈現短、粗、直的狀態,又和陰道、肛門是「鄰居」,所以病原體容易通過尿道進入膀胱,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在我國報道的泌尿生殖道蠅蛆病患者中,有感染夏廁蠅幼蟲的,有感染棕尾別麻蠅的,也有感染毛蠓幼蟲的。
蒼蠅之類的蠅蟲大家都熟悉,毛蠓又是什麼蟲?它為什麼會出現在家裡的內褲上?
毛蠓,又被叫做蛾蚋(rui),目前已知的毛蠓超過了2600多種,我國常見的毛蠓有兩種:白斑毛蠓和星斑毛蠓。
毛蠓的體型非常小,體長基本都在5毫米以下,看起來灰撲撲的,平時最喜歡趴在衛生間的牆壁上。
沒錯,浴室這種潮濕、水分充足的地方是毛蠓最喜歡待的地方。
成蟲的雌性毛蠓繁殖能力超級強,一隻毛蠓一次就能產生100-200枚蟲卵,產下的卵20天左右就會變成蛹,然後再羽化為毛蠓成蟲。
由於這些毛蠓喜歡待在浴室,如果不認真清洗內褲,晾曬內褲的環境陰暗潮濕、不衛生,那麼你的內褲可能會被毛蠓當成「產房」,在上面產下蟲卵,而蟲卵又比較小,穿內褲的時候可能會看不見,最終導致蟲卵誤打誤撞進入人體的尿道。
但是,大家不用過於擔心這類事件的發生,畢竟這麼多年來,毛蠓幼蟲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也就10例左右,是很罕見的小概率事件。
不過,內褲衛生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女性,雖然毛蠓幼蟲感染概率小,但是其他的病菌感染很常見。
而且內褲上有病菌的話,不僅會對尿道造成影響,還會污染會陰部和陰道,容易引起細菌性陰道炎、尿道炎、盆腔炎等疾病。
因此,大家每天洗完澡後要及時清洗內褲,並在陽光下晾曬,晒乾後就收起來,以免被二次污染。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