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擠滿小小的孩子,一位父親坦言:後悔把女兒送去最好的小學

然而在他的女兒看來,這再平常不過,因為他們班有幾個同學都在吃抗抑鬱葯,還有同學找自己借熱水吃藥。

這對於張先生來說追悔莫及,他後悔把女兒送去最好的小學,讓她承受巨大的課業壓力。如果不是這樣,女兒不會患上抑鬱症

小孩子也會有精神疾病嗎?

很多成年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壓力大、工作不順心,患上精神疾病是正常的。但是小孩子無憂無慮,怎麼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呢?

實際上,據調查顯示,我國近年來精神疾病的患者群體的總體年齡越來越年輕化,最小的患者僅有三歲。

可見,精神疾病並不是成年人才會有的。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大,這就導致很多家長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

在他們看來,孩子絕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然而越來越多的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每當孩子抱怨作業多寫不完,大多數家長只會覺得孩子能力不行需要鍛煉,於是想方設法給孩子報更多的補習班。

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不僅會感到課業帶來的壓力,還會因為無人傾訴而導致自信心低落、焦慮、不安,從而引發精神疾病的出現。

而且,兒童由於身心發育的不成熟,比成年人因為受到外界影響而導致心理問題,所以更容易出現精神疾病。

兒童精神疾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很多兒童小小的年紀就患上了精神疾病,其背後的原因是人難以想像的。其實大部分原因可以歸結於以下幾個方面:

1、外界刺激

據調查顯示,經歷過父母離異的兒童,有12%都會患上精神疾病,輕則失眠、焦躁,重則出現暴力傾向,精神失常。

也有一些兒童是因為在兒時受到過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外界刺激,從而導致精神出現問題。

2、遺傳方面

生物學家說過,人的基因基本上決定了人的一生的健康程度。

所以如果一個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那麼他的子孫後代也有很大幾率患有精神疾病。

如果兒童不是因為外界刺激而導致的精神疾病,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家族遺傳。

3、神經方面

兒童正處於神經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時,如果經常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都有可能導致額葉皮質出現病損。

從而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像素等激素分泌錯亂,導致精神出現問題。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要保證自己的情緒穩定,才能不影響到孩子,孩子只有情緒穩定才能保持神經發育正常。

兒童患精神疾病能治癒嗎?

實際上,據精神科專家所說,兒童的精神疾病是有一定幾率可以治癒的。

不同的兒童在患有精神疾病之後,疾病的發展程度不同,就會導致疾病治癒速度各不相同。

比如有些兒童精神疾病較輕微,同時積極參予治療,治癒的速度就會更快。

但是如果是病情較為嚴重的兒童,其自身是無法積極配合治療的,這需要家長多多溝通和引導,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兒童,家長也可以嘗試多帶孩子到陽光明媚的地方玩耍。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求,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同時也可以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但是需要注意,是孩子本身感興趣的愛好,而不是是家長覺得應該培養的愛好。

孩子只有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心情才能得到放鬆,才會更好的悅納自己。

而且,對於精神存在問題的兒童,家長應盡量避免其獨處,以免意外的發生。

結語

人的一生很長,但是從來就沒有什麼起跑線,更不會有人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也不應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學業上。

望子成龍固然是好事,可是過度偏執的要求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只會適得其反。

南京一初中生墜樓輕生的悲劇還歷歷在目,不要讓昔日的悲劇重演,不要再讓幼小的生命承受他們不該承受之痛。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之遠矣。那麼如果愛孩子,就請還他們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