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疾控中心發布4月份健康風險提示

四月伊始,春意盎然,春季氣候普遍存在氣溫回升快、氣溫變化較大的特點。近期溫度下降、春雨連綿,又恰逢清明假期,民眾外出踏青、春遊、掃祭活動增多,容易引發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河南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居民本月注意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發生。

重點提示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臨床典型表現為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而呼吸道癥狀較輕。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為3-4天,但部分老人、兒童、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會因出現肺炎或者其他併發症發展成重症病例。近期我省流感病毒感染人數仍處於高位,新冠病毒感染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疊加流行的風險依然存在,外出仍需做好個人防護。

(圖源:網路)

防護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防控流感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1-2022)》,推薦以下人群為優先接種對象:

(1)醫務人員, 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2)大型活動參加人員和保障人員;

(3)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4)重點場所人群,如托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

(5)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對於≥6月齡且無禁忌證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癥狀後,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後洗手;盡量避免接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尤其是家中有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時。

3.重點場所防控。托幼機構、學校、家庭、醫院、工廠、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容易出現聚集性疫情。應加強這些重點場所的日常通風、清潔、消毒工作,一旦出現疫情及時處置上報。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目前我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呈波動下降趨勢,處於低水平流行階段。由於新冠病毒毒株易出現變異,春季人員外出增多,二次感染的風險依舊存在,廣大居民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常態化防控措施。

(圖源:網路)

防護措施:

1.積極接種疫苗。持續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接種滿6個月後,可進行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

2.注意個人防護。居民日常出行,應堅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常通風,注意休息,注重營養,增強體質。

3.合理用藥,按需就診。居民感染後,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癥狀為發熱和手、足、臀或口腔出現皮疹或皰疹,4-6月為發病高峰。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易在托幼機構和學校暴發,家長和學校要做好對兒童手足口病的預防。

(圖源:網路)

防護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在觸摸口鼻前、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接觸皰疹/呼吸道分泌物後、更換尿布或處理被糞便污染的物品後,應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2.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不接觸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環境;不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3.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傢具等,清潔後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或沖洗乾淨。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俗稱痄腮,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可累及其他腺體、神經組織和臟器,常見的併發症為病毒腦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冬、春季最為常見。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病人唾液傳播,通常在接觸病人後2~3周發病。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兒童和青少年,托幼機構和學校需警惕暴發疫情的發生。

(圖源:網路)

防護措施:

1.接種流腮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腮的最有效手段,對未患過流腮、未接種過疫苗的人,應及時接種麻疹-風疹-腮腺炎聯合疫苗。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盡量使居住場所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和清潔衛生。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3.重點場所防控。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容易出現聚集性疫情。應加強這些重點場所的晨檢,及時發現和隔離病人,做好日常通風、清潔、消毒工作,一旦出現疫情及時處置上報。

5、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嘔吐、腹瀉,以輕症為主,但傳染性強,主要通過攝入被諾如病毒污染污染的食物、水、病毒感染者糞便或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以及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和環境等感染,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見食品。春季氣溫回升,人員流動和外出就餐活動增多,易在聚集性場所暴發。

(圖源:網路) 

防護措施:

1.關注飲食衛生。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牡蠣等貝類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後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吃不幹凈的水果和蔬菜。

2.注意規範化處理。不接觸病人、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環境。諾如病毒腸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復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輕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重症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被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環境或物體表面,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並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消毒清洗時應佩戴口罩以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並在清洗後認真清潔和消毒雙手。 

(來源:河南疾控)

◆ 局部陣風10級以上!請注意防範!

◆ 明確了!延長至2024年底

◆ 等您參與!河南省政法優秀新聞作品徵集展示活動火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