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就尿多,代表腎臟好還是不好?看了這5點,你或許就明白了

人體60%的水分都是由水構成的,但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排泄器官和膀胱排出,從而降低身體內的毒素和代謝產物。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的活動都離不開它,多飲水可以使血液變得稀薄、粘稠、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人體內缺乏水分會導致口乾舌燥,而水分含量超過30%,人體的各個器官就會因為缺水而失去功能,從而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中國居民飲食指導》中提出,作為一個健康成人,每日應保證每日飲水1500 ml以上,多飲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阻塞,降低內臟器官的代謝壓力。我們每天都要喝水,大概要30-40分鐘才能排出,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有的人喝了水馬上小便,有的人喝了水也不上廁所,到底是怎麼回事?

個案:「唉,我這幾年老了,每天都要上幾次廁所,難道是腎有問題?」王大爺67歲了,他經常半夜尿尿,一睡覺就想小便,為了防止尿床,他必須要起來。王大爺可能是睡慣了,早就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了,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還是會擔心自己的腎出問題,一提到這個,王大爺的臉上就露出了憂色。

王老爺子見王老爺子累成這樣,就想著趕緊送他去醫院,畢竟他的腎不好,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個好主意。帶著自己的兒子去醫院做了一次體檢,結果王大爺的身體並沒有什麼問題,這讓不少人都有些奇怪,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公司?是不是因為腎?

王大爺的醫生說,尿多並不一定是腎功能不正常造成的,下面這些問題你就會知道了。

一飲多尿,是腎好還是壞?讀完這4個要點,你就會懂了

1、喝水太多

正常來說,經常尿量增多,很可能是由於飲水速度過快所致,腎臟的作用就是通過過濾和控制水的排泄,如果飲水過快,身體中的水分會逐漸增多,導致排泄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多。

2、身體水分過多

平時沒有養成好的飲水習慣,或是身體過多的缺水,突然多喝水,就會導致排尿量異常增多,經常上廁所,特別是晚上。這是由於使用水量驟然增加,導致膀胱變得更為敏感,從而導致尿失禁,而飲水後則會出現尿頻增多的情況。

3、膀胱容量不足

在做手術的時候,人體上70%的水分都是水,這是為了保持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水在喝水的過程中會被腎臟代謝,消化掉的養分被身體吸收,剩餘的污水則會以尿液的形式存在於膀胱中。尿液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大腦的反應,從而產生排尿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就是膀胱的容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喝了一瓶水之後,還會上兩次廁所,但是有的人的膀胱容量太大,小便量就會變得很小。從這個角度來看,飲水後的排尿量增加,並不一定就是腎有問題,所以不需要太過緊張。

4、糖尿病的影響

如果經常喝水就去衛生間,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升高,一般會出現3多1少的癥狀,比如吃多了,喝多了,但是體重卻在下降。這是由於患者的血糖升高,或者是口腔受到了刺激,所以需要多喝水來緩解口乾舌燥,如果喝了太多的水,身體的水分就會越來越多,排尿的次數也會變多,經常會有上廁所的慾望。如果只是由於血糖升高導致的藥物增加,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調整血糖來改善尿頻。

怎樣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1、保持補充營養預防高尿酸

長期高尿酸對於腎臟和身體關節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堅持降酸,一日三餐除了要少攝入高嘌呤食物以外,還需多吃一些風定維素來降酸排酸,它可以通過抑制肝臟內的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來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從而快速根除痛風和消除痛風石。長期補充風定維素可以溶解痛風石、降低尿酸濃度,達到緩解關節疼痛、逆轉痛風的關鍵表現。 除了痛風人群需要補充以外,平時經常應酬喝酒、尿酸較高、以及存在關節問題的人群也急需調節補充,不僅能夠降低嘌呤值緩解腎臟代謝壓力,同時還可以在身體各處關節形成保護膜,預防因尿酸過高而產生的磨損和疼痛。同時在這期間我們也需要做到忌酒忌海鮮忌內臟等發物,杜絕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

2、在吃飯前喝點湯

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在吃完晚飯後要注意,避免喝太濃的濃湯,特別是骨頭湯,會在體內生成大量的鹽和尿酸,從而導致腎臟的新陳代謝和排泄。為了身體的健康,可以多喝些清湯,像番茄雞蛋湯、海帶湯、黃瓜湯等。

3、多泡腳

腳掌上的穴位和經脈比較多,如果腳部被寒氣入侵,就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在晚上睡覺前先用溫水浸泡一下,然後用手指輕輕的揉搓,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流動,保持腎臟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要避免赤腳在室內行走,要做好保暖工作,多用手輕揉足底,特別是足三里穴,可以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放鬆,增強腎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