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和低壓」哪個升高更危險呢?聽完醫生的解說,才徹底明白!

說到高血壓,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一直都在不斷地增加。在高壓與低壓,哪個升高了會更加危險?這是個很多高血壓患者關心的問題。

如果單論危險性,那麼血壓中的高壓升高要比低壓升高的後果更危險。因為高壓升高,往往意味著大動脈硬化的情況更嚴重,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一般來說,單純的高壓升高是動脈本身發生病變,無法逆轉,而單純的低壓升高,動脈彈性正常,是可以逆轉的。

一、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

1、高壓

高壓又稱為收縮壓,指的是心臟收縮泵血的時候,血液對動脈血管的最大壓力。人體動脈血管在彈性正常時可以正常擴張,心臟可以輕鬆將血液泵出,血壓正常。

過高的血壓會損傷血管內膜,導致血液中的脂質進入內膜中,進而形成粥樣硬化,而硬化的血管會進一步加重血壓的升高。

所以,動脈硬化與高血壓互為因果,不加控制會形成惡性循環。就會累及心臟、大腦、眼睛、腎臟、血管等諸多器官。

2、低壓:

我們平時說的低壓又稱為舒張壓,指的是心臟在舒張期的時候,動脈血管對血液的最低壓力。在心臟收縮的時候,依靠心臟收縮的壓力推動血液流動,大動脈擴張容納血液。當心臟舒張的時候,主動脈瓣關閉防止血液迴流,大動脈彈性回縮推動血液繼續向前流動。

精神緊張、肥胖、腎素水平過高等因素,會引起外周的小血管收縮。此時大動脈在心臟舒張期進行彈性回縮時,阻力就會增加,引起低壓升高。所以說低壓升高會導致舒張期時各器官供血下降,引起頭暈、心悸、胸悶等癥狀。

「高壓和低壓」哪個升高更危險

低血壓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低血壓,可能是平常或者坐位後突然起身所引起,如果長時間站立或者水喝得太少,也可能誘發低血壓。

病理性低血壓可能是嚴重感染、甲狀腺疾病心臟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引起。對於有癥狀的高血壓人群,一般會出現頭髮麻、頭暈、胸悶、頸部僵直等癥狀。

還有可能出現併發症,比如冠心病或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
所以兩者並沒有好壞之分,預防和治療措施也會存在一些差異,都需要對症處理。

不同年齡段高血壓特點不一樣

1、中青年高血壓

為舒張壓升高,收縮壓正常。這是因為中青年人的動脈彈性正常,心臟泵血的時候,大動脈系統可以正常的擴張,心臟受到的阻力不大。但是由於外周小動脈收縮,所以在舒張期大動脈回彈的時候,阻力加大,導致舒張壓上升,脈壓之間的差值變小。

2、老年性高血壓

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這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硬化嚴重,心臟泵血的時候,動脈擴張有限,所以心臟加大了收縮力。當心臟舒張時,因為動脈彈性減弱,擴張不足,回彈力就會不足,導致了舒張壓降低,脈壓之間的差值加大。

述(最多18字

高血壓會引起多種疾病

高血壓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慢性疾病,可以引起很多種疾病。

高血壓可以造成動脈血管的硬化,也可以促進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這樣狀況都可以導致身體各個組織器官因血管的狹窄或閉塞而引起供血不足,甚至有可能發生組織器官的缺血、壞死,嚴重影響其功能。

比如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梗塞腦出血、冠心病、腎功能的損傷等,跟高血壓有直接關係。而且高血壓還可以導致眼底動脈硬化、滲出,甚至出血、視網膜脫落等,嚴重影響視力甚至會導致失明。

總而言之,高血壓引起的疾病很多,所以對於高血壓應該嚴格的、積極的控制,盡量減少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

我們該如何預防高血壓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

飲食對於高血壓的重要性: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用健康換取金錢,年老時,用運動換取健康。」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並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

運動能增加食慾,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戒煙限酒

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

因為煙葉內含有尼古丁(煙鹼)會興奮中樞神經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恆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臟器受到損害。

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葯,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隨服用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5、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