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生命,這在心梗患者的救治上體現得更充分。
近日,陽江市人民醫院心血管中心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通過努力,將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患者家屬緊緊握著醫護人員的手,感謝醫院的及時救治。
11月23日凌晨,77歲的周伯(化名)在睡覺時被劇烈的胸痛痛醒,伴氣促,全身大汗淋漓,被120急救車送到陽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經心電圖檢查和心血管內科醫生會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需緊急行冠脈介入(PCI)手術。
周伯在服用心梗急救藥物後,冠脈造影檢查顯示:冠脈三支鈣化嚴重,周伯情況複雜!在植入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術中短短數十分鐘,出現10餘次室顫,團隊臨危不亂,一次次準確有效除顫,化解危機。術後周伯被送往重症監護科監護治療,在ICU主任李潤軍、CCU主任黃曉渝團隊的周密監護、精準用藥、細心護理下,周伯的各項指標逐漸趨於穩定。
經反覆評估,11月24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紀言指導下,陽江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歐家滿和魯桓團隊對周伯實施旋磨治療及PCI術,順利開通了前降支狹窄血管,術後周伯各項指標逐漸好轉。
經過10多個日夜的緊張救護,在心血管中心、急診科、ICU、介入科、顯微外科的通力配合下,歷經10多次室顫、心源性休克、冠脈三支鈣化、泵衰竭的周伯奇蹟般地從多道難關中闖了出來。12月2日,周伯轉出普通病房,接受康復治療。
據醫生歐家滿介紹,近年,我國心梗患者和死亡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這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由於錯失最佳治療時間窗口。他提醒,有過冠心病的人要警惕頻率增加的心絞痛,普通人要提防首次心絞痛,特別是伴隨的頻率增加、程度加深、時間延長、出汗嘔吐等癥狀,一些腸胃道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等非典型癥狀也可能是心梗,患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病因。秋冬季節,天氣突變,更容易引發心梗,家有老人的要特別注意,出現癥狀要及時就醫,抓住發病後12小時的救治黃金時間,如果患者兩個小時內開通血管,心臟是有可能完全恢復正常的。
【記者】張俊
【通訊員】廖兆軍
【作者】 張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