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心」醫教研協同發展 聚力呵護眼光明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與代謝性、慢性和年齡相關的眼底病致盲患者數大幅增加,眼底病成為我國主要不可逆致盲病因,其患者佔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0%以上。此類疾病嚴重威脅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今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其中,眼底病及其慢病診療被定位為未來5年的關注重點。在我國,眼底病患者總數超過4000萬人。眼底病是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而這一疾病在國內知曉度和規範治療率均非常低。為改變這一現狀,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協同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了「光明中心」項目,聚焦眼底疾病的規範化診療,推動我國實現普遍的眼底健康。目前,我國已有超過1000家綜合及專科醫院、超過1萬名眼科醫生加入該體系。

打造攻關型科研體系,

助推眼科中心高質量發展

2021年2月7日,「光明中心」項目正式落戶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該中心為寧波市首家「光明中心」,旨在通過建立標準化的眼底病規範診療流程和科學的眼底病慢病管理模式,實現「檢查完整化、治療標準化、隨訪規範化」,為患者提供集檢查、診療、隨訪、科普等於一體的全方位、一站式診療服務,讓慢病篩查、預防與管理更便捷高效。在中心內,患者能完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慢性疾病的一站式篩查,包括視力檢查、OCT檢查、眼底照相等,不需要多次挂號及往返不同科室。在院外,患者可以通過App上傳就診信息、病歷和檢查報告等,專業慢病管理團隊會根據相關指標為患者制訂治療方案、預約複診時間及健康指導。

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院長、浙江省省市共建眼科學重點學科帶頭人陸勤康表示,「光明中心」融合了標準化軟硬體信息平台及眼底病專屬診療資料庫,可在醫療、科研、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團隊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將助力醫生、技師和護士提升眼底病規範診療能力,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識,實現共建共享。

該院注重眼底病青年醫生的培養和學術科研,碩果頗豐。該院眼科中心是浙江省眼科醫院寧波院區、浙江省省市共建眼科學重點學科、浙江省浙東眼科專病中心、寧波市眼科學重點學科、寧波大學眼科研究所、寧波市眼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該科成員近年來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論文15篇;獲批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13項,其中1項為寧波市重大科技攻關暨「揭榜挂帥」項目;獲市廳級以上科技進步獎3項;主編眼科專著3部;獲發明專利授權4項;1人獲評寧波市突出貢獻專家,3人獲評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

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眼科中心黨支部書記、

「光明中心」主任趙娜

眼科中心黨支部書記、「光明中心」主任趙娜介紹,眼科中心的快速崛起離不開一代代眼科人的努力付出。「近年來,我們秉承『人盡其才、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策略,建立起雄厚的人才資源支撐體系,進而為眼科醫療、教學、科研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趙娜說。通過多方面的學習,眼底病醫生的診療水平快速提升。在加入「光明中心」後,尤其是最近1年多的時間,眼科中心與其「指導中心」和協作網路內的其他中心溝通合作的頻率有所提高,互相學習對方在患者管理、疾病診斷及規範化治療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尤其是通過疑難病例研討會,部分年輕眼底病醫生的診療水平有所提升,提振了信心,可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診療方案。

「我們正在培養『臨床+科研』複合型人才,將臨床醫生按照亞專科進行區分,做好定位,讓每名醫生都能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趙娜說,「同時,我們也鼓勵臨床醫生在服務好患者的前提下,積极參与科研工作,使科研成果反哺臨床,形成臨床、科研的有效閉環,最終讓患者受益。」

曾經主攻青光眼方向的眼科中心副主任張軍濤坦言,眼科領域發展迅速,競爭激烈,想要取得不俗的成績,不能僅聚焦某個眼科亞專業領域,而必須以臨床問題為導向,讓科研推動臨床發展,同時加強眼科內各細分學科的協作,譬如青光眼、白內障與眼底病學科的結合。除此之外,眼科還要加強與內分泌科的密切合作,在患者會診、轉診方面提升協作水平,共同解決糖尿病患者的視力問題,最終形成一套攻關型科研體系,助推眼科中心高質量發展。

多學科同質化發展,

助力標準化診療落地生根

2011年,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委員、眼科主任張滄霞榮獲河北省中醫藥學會首屆百名「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如今,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攜手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的「光明中心」再次與她攜手。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黨委委員、

眼科主任張滄霞

張滄霞介紹,在該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團隊努力拚搏。10年余時間裡,眼科從只有8張床位,與口腔、耳鼻喉科共用一個病區,發展為目前開放50張床位,以疑難眼底病、眼外傷、複雜白內障、近視防控及屈光手術等治療技術為龍頭的河北省臨床重點培育專科、河北省中醫重點建設專科、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技術合作醫院。

回首過往,張滄霞一直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堅定眼底病帶動各亞專業規範化診療的決心。該院眼科亞專業分化良好、設置齊全,角膜眼表屈光手術、青光眼神經眼科、白內障、斜弱視與小兒眼科、眼眶病、眼腫瘤、眼整形、淚器病、眼外傷、眼底病等亞專業專病中西醫結合特色突出,臨床療效顯著,服務區域內外眼病患者,承擔基層醫院上轉的複雜眼病患者。目前,該科室的服務範圍已輻射京津冀,遼寧、黑龍江、江蘇、貴州、新疆、青海等地。2021年,科室診斷疑難危重症患者佔比約73%,三四級手術佔比90%以上。

該院多院區發展既是醫院的特點,也是管理的難點。張滄霞表示,加入「光明中心」以後,他們將「光明中心」的管理模式導入日常科室管理中,在既有成熟管理模式基礎上,形成創新的一體化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多院區同質化發展。

在夯實基礎加強內涵建設的同時,如何推進多學科一體化發展?怎樣激發眼科團隊的活力?如何高效貫徹落實眼科標準化診療路徑?這些問題是張滄霞一直探索的重點。

該院黨委書記王立新認為,歸根到底是制度的落地生根。該院黨委全面落實把支部建在學科上,構建「雙學雙培」機制,眼科率先踐行「黨建帶科建」,將黨建工作同科室新技術引進、質量管理與控制、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等中心工作一起抓,把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各亞專業技術骨幹。同時,眼科充分利用「光明中心」的學習平台,進一步活躍科室學習氛圍,使臨床綜合服務能力得以不斷提升。近年來,張滄霞帶領團隊完成臨床科研課題10餘項,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3項,主編專著6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百餘篇。

多年以來,張滄霞參與制定每位醫技護的職業生涯規劃,悉心培養,嚴格要求,帶出一批專業技術骨幹,使科室的臨床能力、人才梯隊、學科建設贏得業內專家的廣泛讚譽。在張滄霞的帶領下,該院眼科被共青團中央授予「青年文明號」,被全國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被滄州市直工委授予「共產黨員模範崗」等榮譽稱號。

醫院風采

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

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創建於1949年9月,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幾經變遷,初心如故。2020年6月11日,經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批准,醫院成為寧波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第一名稱更名為「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作為第二名稱保留。2021年6月17日,根據《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關於公布第四周期第二批綜合醫院等級評審結論的通知》(浙衛發函〔2021〕69號),該院晉陞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該院堅持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化「紅領鄞醫」黨建品牌建設,秉承「仁愛、精誠、創新」的核心價值觀,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改善人類身心健康」為使命,努力創建為先進現代化綜合三甲名院。

該院眼科中心從建科到現在已有36年,為寧波各地及舟山紹興台州麗水等地區人民的眼健康保駕護航,成為鄞州醫療一張「金名片」。眼科中心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發展成為集眼科醫療、科研、教學和防盲治盲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眼科中心,綜合實力位於浙東地區、寧波市前列。此外,眼科中心不僅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寧波院區,還是浙江省省市共建眼科學重點學科、浙江省區域專病中心(眼科)、寧波市眼科學重點學科、寧波大學眼科研究所、寧波大學碩士點牽頭單位。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有總院區、東院區、骨科·康復院區、青縣院區、科研教學區、體檢和治未病中心等一院六區,開放床位4500張,2008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

該院眼科是河北省臨床重點培育專科、河北省重點中醫建設專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批診療模式創新試點項目中唯一眼科項目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專病試點單位。目前,該科開放床位50張,擁有醫務人員40名,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醫生5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名、全日制中西醫結合碩士研究生13名。科室秉持「專科品牌同享共建、學科建設同質化推進」的管理理念,統籌本部、青縣院區、東院區、骨科·康復院區、糖尿病一體化門診等多院區眼科一體化管理、同質化發展,實行科主任領導下的主診醫師負責制,亞專業分化良好、設置齊全,全面開展前後節、內外眼疾病的診治。

文:李季 蘭悅意

編輯:劉立夏

審核: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