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長了個「包」?大多數胸壁腫瘤是怎麼發現的?

胸壁怎麼長了個「包包」?

好怕怕呀,要緊嗎?

還是找醫生看看吧!

大多數胸壁腫瘤是怎麼發現的?

很多是患者自己無意中摸到胸壁怎麼有個「包包」到醫院看病,才發現是「胸壁腫瘤」。

所以,早期胸壁腫瘤患者,大多數無明顯癥狀,其癥狀的發現及輕重與腫瘤大小、生長速度和腫瘤的病理類型密切相關。

良性胸壁軟組織腫塊一般可推動,胸壁骨性腫瘤則較為固定,難以推動。

前胸壁或側胸壁的腫瘤一般說較易發現,而後胸壁的腫瘤由於有較厚的軟組織或被肩胛骨的覆蓋常易被忽視。

什麼是胸壁腫瘤?

胸壁腫瘤是指生長位置位於胸壁深層組織內的腫瘤,範圍涉及胸壁肌肉、肋骨、胸骨、神經、和血管,但不包括位於胸壁皮膚表面,胸壁皮下脂肪層和乳房的腫瘤,也不包括位於鎖骨或者肩胛骨的腫瘤。

胸壁腫瘤按發生部位可分為胸壁軟組織腫瘤和胸壁骨腫瘤,和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一樣,胸壁腫瘤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胸壁腫瘤占胸部腫瘤的5%,約30%-50%為惡性。原發於胸壁的骨腫瘤,約佔全身原發性骨腫瘤的5%-10%,其中80%發生於肋骨,20%發生於胸骨,以惡性為主。肋骨腫瘤好發於前胸壁及側胸壁,較少發生於後胸壁。

胸壁腫瘤的發病因素是什麼?

目前仍不十分確切,跟身體其他部位腫瘤一樣,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常見的有:

先天性因素:家族腫瘤遺傳,自身基因突變等;

獲得性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吸煙,酗酒,肥胖,缺乏運動等),或者長期暴露於輻射刺激和化學有害物質,或者胸壁慢性炎症經久不愈反覆刺激等;

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胸壁;

誘發性因素:睡眠休息不足,長期高負荷工作,高強度精神刺激;體內激素水平紊亂或;體內存在慢性感染等

如何通過蛛絲馬跡發現胸壁腫瘤?

局部腫塊:胸壁腫塊是胸壁腫瘤的常見癥狀。良性腫瘤常表現為生長緩慢、逐漸增大的胸壁腫塊,而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就比較快。腫塊大小、深淺、部位及質地依據腫瘤的良惡性不同而出現不同表現,位置較淺的良性腫瘤觸診時可以推動,惡性腫瘤固定並有觸痛。

胸壁疼痛:疼痛是胸壁骨或軟骨腫瘤早期癥狀之一。許多胸壁腫瘤病人就診的原因就是胸壁疼痛,可同時伴有或不伴有局部腫塊。胸壁腫瘤疼痛,一般是因為腫瘤累及到周圍組織,尤其是神經後導致。雖然良性和惡性胸壁腫瘤都可以出現疼痛,但大多胸壁疼痛往往提示腫瘤惡性可能。

感覺異常:這種情況往往出現於胸壁腫瘤壓迫或侵犯周圍組織(主要是神經組織)。例如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或肋間神經會引起神經分布區的疼痛不適;壓迫或侵犯交感神經時,會產生肢體麻木、疼痛等感覺異常或出現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局部顏面部無汗的Horner綜合征表現。

呼吸癥狀:某些胸壁腫瘤也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狀態。這多見於胸壁腫瘤過於巨大而壓迫了肺組織,或者胸壁腫瘤引發胸腔積液肺膨脹不全肺部感染等,導致肺通氣或者肺換氣的有效面積縮小,導致患者出現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感受。

胸壁腫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體格檢查

如果體表可觸及腫塊,醫生通過觸診的方式對腫瘤性質進行初步判斷。

通過醫生的手觸診可以了解腫瘤的大小、位置、質地、腫瘤活動度,腫瘤與表面皮膚組織的關係,乃至腫瘤表面皮膚顏色,溫度的變化進行對腫瘤的預判。

影像學檢查:

X線:能夠顯示骨侵蝕,骨溶解,縱隔腫大淋巴結及較大直徑的肺內病灶,但隨著CT的普遍使用,X線目前較少運用於臨床。

胸部CT(包括肋骨三維CT):用於評估骨、軟組織、胸膜和縱隔器官的受累程度,是否存在肺轉移等,同時可幫助胸壁腫瘤病因診斷及初步鑒別診斷。目前,胸部CT是明確大多數胸壁腫瘤部位和特徵的最佳影像學手段。

MRI:主要用於進一步評估病灶周圍肌肉軟組織的受累程度、病灶與附近血管的關係、病灶對神經、脊柱、脊髓的侵犯程度。然而,對於鈣化情況及肺部受累的評估,CT仍然優於MRI。

同位素全身骨掃描:主要用於確定病灶骨代謝情況,幫助判斷良惡性,以及是否存在全身其他部位骨骼的病變。

PET-CT在原發性胸壁腫瘤,尤其在對於肉瘤淋巴結有無轉移的判斷較為敏感,同時可作為對全身腫瘤狀態檢測的手段,其對胸壁腫瘤的分期優於傳統的CT和MRI。

病理組織檢查:

胸壁腫瘤的確診均需依靠病理組織檢查,我們稱之為活檢。不同性質的胸部腫瘤,治療方法差異很大,活檢的目的是明確腫瘤性質,可以科學地制定治療方案。

常用的活檢方式有3種:穿刺活檢、切開活檢、切除活檢。

穿刺活檢

穿刺針獲取少量腫瘤組織。其主要優勢是軟組織損傷小、易於操作、相對安全、併發症發生率低等,是首選的組織取材方式。但是存在不能準確穿刺取得腫瘤組織及獲取組織少無法準確確定性質問題。

對於一些骨性腫瘤,由於質地太硬,可能無法穿刺。

另外,對於惡性腫瘤,雖然發生率極低,但存在穿刺導致腫瘤種植可能。

切開活檢

當胸壁腫瘤不易穿刺,或穿刺活檢不能確診,腫瘤較大的患者,則可考慮切開活檢,往往需要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切除活檢

而當腫瘤直徑較小時,經評估可安全完整切除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直接手術切除腫瘤活檢。其優勢包括完整切除病灶、足夠的病理標本、對某些病灶更早開始輔助治療。



專家介紹:


吳偉銘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胸外科分會胸部創傷組成員,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結合綜合考核考官,上海市勞動能力狀況技術鑒定組醫療專家。參與多項市局重大課題,以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期刊數十篇,發表SCI論文10餘篇。

從事胸外科工作二十餘年,熟練掌握胸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對於胸壁腫瘤診治和腫瘤切除後胸壁重建手術具有豐富經驗,對於嚴重、複雜胸部創傷的診斷治療也頗有心得。

普通門診時間:

周一下午

周五下午

專家門診時間:

周四上午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 吳偉銘

通訊員:顧海鷹


編輯:黃萌楣

審校:陳師睿

核發:謝濤

圖片: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