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葯,可能一開始你就用錯了!通過4個錯誤實例,學會合理用藥

在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領域,他汀類藥物是很多朋友都在長期服用的一種藥物,這類藥物能有效降低血脂,還能起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作用,目前仍然是臨床上心血管疾病風險控制,高血脂控制的首選藥物和基礎藥物。

越是應用廣泛的藥物,出現這樣那樣的用藥錯誤的幾率就越大。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用錯他汀,不但沒有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帶來了身體健康危害的例子也並不少見,今天的這篇科普文章,就帶大家走近4個錯誤用藥的實例,為大家介紹下他汀類藥物的用藥誤區和合理用藥的相關知識。

實例1:不該用藥亂吃藥

患者小王是一個大胖子,體檢發現血壓高,血脂也高,而各項血脂指標中,主要升高的是甘油三酯,測量值達到了4.6mmol/L,但其他血脂指標,底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都在正常範圍內。沒有經過醫生指導,認為自己得了「高血脂」的小王,自行購買了20mg規格的阿托伐他汀服用,服用一個月後複查血脂,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了不少,但甘油三酯水平卻仍然在4.2mmol/L,還是超過正常值1.8以下的水平不少。

這種情況,就屬於亂用藥物的行為。他汀類藥物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競爭性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降低血脂的作用。對於各項血脂指標,它主要降低的是總膽固醇和底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而對於甘油三酯的調節效果,通常是比較微弱的。因此,小王吃了1個月的大劑量阿托伐他汀,甘油三酯也沒降下來,其實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治療獲益。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朋友發現了有了某些身體指標的異常時,總是先想著吃什麼葯把它降下來,卻從不考慮除了吃藥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小王這種情況,年紀輕,心血管疾病風險屬於中低危,血脂指標只是甘油三酯中度升高,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註意,飲食控脂控糖,加強運動鍛煉,積極控制體重,限制飲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態,甘油三酯通過生活調理就可以降下來,完全不必吃藥。

實例2:堅持吃藥不複查血脂

老趙是一個心血管疾病患者,幾年前突發過心梗,經過緊急救治支架介入術血運已經恢復,但由於血脂偏高,需要長期服用他汀來控制血脂水平。因此,他幾年來每天都堅持吃他汀,卻從不複查自己的血脂水平,問他血脂控制得怎麼樣?當然也是一問三不知。忽然有一天再次突發胸痛,再次入院,才發現這次又出現了心血管另一部位的狹窄。檢查血脂發現,雖然吃著他汀,但老趙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仍然在3.5mmol/L左右,離心血管疾病患者所需控制的1.8的目標值還差的很遠。

這樣的例子真實讓人痛惜,如果能夠在吃他汀的早期就複查血脂,發現血脂控制不達標的情況,就能夠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更嚴格的控制血脂到達標水平,雖然說不是一定能夠保證不會發生這次的再狹窄,但嚴格控制血脂,心血管事件二次發生的風險的確會大大降低。

實例3:選擇高劑量吃出肝損傷

老秦也是一個高血脂患者,結合他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情況(屬於高危風險),醫生建議他服用他汀加強血脂的控制,盡量保證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到2.6mmol/L以下。老秦吃的是阿托伐他汀,醫生建議他每天吃10mg,但老秦聽說40mg劑量的降脂作用更強,本著「多多益善」的想法,老秦一直堅持吃這個劑量,結果吃了幾個月後,出現了食欲不振,面色萎黃,乏力等癥狀,去醫院檢查,發現轉氨酶升高超出正常值已經十幾倍,而且已經出現了難以逆轉的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與藥物的用藥劑量,作用強度呈正比。他汀類藥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導致轉氨酶升高的不良反應風險,而40mg的阿托伐他汀劑量,已經是目前國內允許使用的最大劑量,帶來轉氨酶升高的風險當然也就會大大增加。

他汀類藥物有一個6%原則,也就是說在有效藥物劑量範圍內,用藥劑量翻倍,藥物對於血脂的降低效果,只會增加6%左右,但由此帶來的不良反應風險增加的問題,卻值得特別注意。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對於他汀類藥物通常比較敏感,降脂效果好,但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也高,因此,在控制血脂達標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低劑量的他汀服用,才是更合理和安全的選擇。例如老秦這種情況,10mg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就很好,定期複查血脂,肝功能等,再加上生活調理干預,控制血脂在達標範圍內。

實例4:血脂達標就停葯

患者張先生今年55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5mmol/L,綜合血壓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評估,雖然目前沒有發生過心血管疾病,但也屬於高危風險的情況。對於張先生這種情況,是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至少控制到2.6以下的,醫生也為他開具了瑞舒伐他汀,讓他每天吃5mg。吃了一個月後,張先生去複查血脂,血脂水平降到了2.1mmol/L,他認為高血脂已經被「治癒」了,於是就自行停用了藥物。就在停葯後半年左右,張先生突然發生了口眼歪斜,頭痛嘔吐等癥狀,緊急送醫才發現是出現了梗塞性的腦卒中,雖然經過搶救逐漸恢復了,但身體的行動想要徹底恢復,相信還需要不少時間。

高血脂問題,其實和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一樣,都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疾病問題,出現血脂異常,都是身體的血脂代謝出現了問題所導致的,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看,這樣的慢病是不可能得到「治癒」的。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嚴格自律,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加強血脂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生活調理無法有效控制血脂,降脂的藥物還是應該長期堅持服用。像張先生這種情況,如果他堅持服用他汀,這次突發的腦血管事件,或許就不會發生。

前述的這4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例子,都是很多朋友應用他汀類藥物的一些用藥錯誤現象,希望這樣的例子能夠為大家敲響警鐘,對大家在合理應用他汀,安全用藥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這樣的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