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三院協力救治心梗患者「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如何才能快速搶救生命」

「心梗患者比較危急,隨時隨地會有猝死的風險。」8月29日凌晨3點,商洛市黃碼醫院(商洛國際醫學中心)接到一位38歲突發胸痛的患者,西安交大二附院支援商洛的當班醫生李青考慮為急性廣泛前壁心梗,病情危重。危急時刻,黃碼醫院醫療隊緊急啟動涉疫醫院心臟介入手術室,商洛市中心醫院第一時間提供特殊醫療耗材,在交大二附院心內科團隊技術指導下,最終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危為安。

「支援商洛第一天值夜班遇到危急情況

沒做任何檢查我就懷疑他是心梗」

商洛疫情爆發以後,多地醫護人員來商洛支援,交大二附院心內科醫生李青便是其中一位。她告訴記者,患者是位非常年輕的男性,才38歲,8月29日凌晨3點,患者突發胸痛,當時是黃碼醫院預檢分診副主任醫師任建文接診的,任主任第一時間聯繫到正在值班的她,「當時我通過患者的描述考慮可能是心肌梗死,立馬做了心電圖證實了我的猜想,心電圖提示是一個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這種心梗的情況我們見得非常多,病情危重,必須儘快進行救治。當時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才能快速地搶救患者生命。」

隨後,李青醫生就安排導醫把患者送到病房,讓另一位導醫幫助家屬辦理住院手續。「特殊情況下我們也是採取了應急方案,開通了綠色通道,安排護士取葯,住院部駱艷妮醫師接診並救治患者。由於涉疫醫院無介入手術的耗材,心梗患者病情緊急,第一方案就是進行靜脈溶栓,溶栓治療約1小時左右,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緩解,我懸著的心也稍微放了下來。」李青醫生說道。

遠程會診後決定給患者進行手術

三院配合與時間賽跑籌備手術條件

患者癥狀有所緩解後,李青醫生第一時間向隊長李牧主任醫師及副隊長付榮國主任醫師進行彙報,並與西安交大二附院院本部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鄧捷主任醫師遠程連線、會診後,考慮患者較為年輕,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明確血管情況,必要時支架植入。確認需要進行手術後,中心醫院與商洛市國際醫學中心同時進行耗材交接,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為手術創造治療條件。

商洛市中心醫院院長李銀山接到商洛國際醫學中心的求援電話後,安排心血管內科三病區(CCU)主任黃學斌進行配合。黃學斌主任告訴記者,「在患者就診之前,我和李青醫生即對耗材交接,患者救治等情況形成了應急預案,該患者就診後,立即啟動預案,溶栓治療後對接手術相關事宜,大約到早上6點左右,手術耗材順利抵達國際醫學中心介入室。」

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李春正院長告訴記者,「為了配合手術的完成,我們立即進行房間消殺,考慮到手術需要在嚴密的二級防護下進行,跟傳統手術室有區別,交大二附院心內科導管室曹春暉副護士長,帶領導管室護士王小芳、余武富進入導管室進行消殺,術中耗材、藥品的準備以及人員的培訓、信息化的暢通等大量工作,並提前打通遠程會診途徑,保障手術順利完成。兩地(西安-商洛)三院(交大二附院-商洛國際醫學中學-商洛市中心醫院)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為本次手術提供了有力條件。」

醫務工作者緊密配合

合力救治心梗患者脫險

當天早上10時30分左右,患者進入導管室,迅速按照黃碼醫院預定路線快速送入導管手術室。冠脈造影提示,患者為前降支近段90%狹窄,血流減慢,隨時有猝死可能!在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內科本部團隊的視頻指導下,12:30分順利完成手術。

「其實當時我也很緊張,尤其是在外地做手術,雖然說我已經工作十年了,做手術也有五六年的時間了,但是畢竟是在外地,並且穿著防護服鉛衣,戴著鉛屏罩做手術,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我們全程用iPad與鄧捷副主任遠程連線,確保手術的安全。國際醫學中心馬煒老師配台,交大二院導管室的介入護理團隊配合下我們順利開展冠脈介入手術,正是有了老師的支持、配合以及患者的信任,這台手術才能順利進行。」李青醫生十分感慨地說道。

記者聯繫到同時參與這台手術的國際醫學中心馬煒副主任醫師,他表示,在疫情下能克服困難,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盡一點微薄之力是他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榮幸。「起初還是有些擔心,因為要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開展介入手術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經歷。隔離服、鉛衣、手術衣、面屏、兩層手套……這些東西穿在身上會給精細操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很佩服二附院的醫生和護理團隊是一隻技術過硬的隊伍,幫助患者開通了梗死的血管,順利完成手術。」

對此,記者聯繫到交大二附院的領隊李牧醫師,他對本次異地完成手術一開始也是充滿了擔憂,「一是我顧慮手術耗材從哪兒來,好在鄧捷副主任、李青醫生認識商洛市中心醫院的黃主任,幫我們解決了器材難題。二是我考慮到醫生戴的面屏會導致視野不清,增加手術難度,好在我們李青醫生技術過硬,再加上鄧捷副主任的遠程視頻指導,介入護理團隊的配合,確保了手術的順利完成。三是我擔心在外地手術,導管室的條件我們不清楚,人員配合我們不熟悉,好在國際醫學中心李院長積極配合,在馬煒副主任醫師的大力協助下配合手術,這三個環節的緊密配合缺一不可。」

對於李青醫生本次臨危不懼的表現,李牧隊長也讚不絕口,「我們李青醫生還是個年輕的臭丫頭,沒想到這麼大的工作都可以勝任,證明我們醫院派出的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隊員個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技術骨幹。為商洛人民服務,我們的隊伍能吃苦,能戰鬥,也經得住考驗。」

目前,患者胸悶、胸痛癥狀明顯緩解,生命體征恢復穩定,轉危為安。在兩地三院的通力合作下,圓滿地完成了這位38歲年輕心梗患者的救治工作。對此,李青醫生鄭重地告訴記者,胸痛最害怕的幾個疾病就是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栓塞,這類疾病現在已趨於年輕化,「我們中心做過最年輕的心梗患者才23歲,心梗跟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我建議年輕人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愉悅的心情,出現胸痛等癥狀不要耽誤及時就診,戒煙戒酒、限煙限酒,注意血壓血糖,定期體檢,避免勞累。」

華商報記者 程娟 編輯 黃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