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與不愛出汗,哪種更健康?這幾種出汗或是疾病信號

「老周,這麼熱的天,怎麼也不見你出汗啊?」老李和老周一起到河邊釣魚,大夏天的傍晚,天氣悶熱得很,老李滿臉掛著汗珠,衣服都濕透了。看著旁邊不出汗的老周,老李特別好奇地問起來。

「我就是汗少的人,雖然也感覺很熱,但就是不愛出汗!」老周回答說。

「不是說出汗能排毒、減肥嗎?你這不出汗也不好吧?」老李若有其事地說。

「那你這出汗多還可能是體虛呢!」老周不以為然地回答。

最後兩人的聊天以繼續釣魚不說話而不愉快地結束了。

夏天出汗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們確實發現有的人即使在夏天也不愛出汗,而有的人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那麼這兩種情況哪種更健康呢?

一、人體出汗的機制

人體出汗主要是用來調節體溫的,這個調節的開關在下丘腦,在寒冷環境中,為了避免體溫過低,下丘腦就會向棕色脂肪骨骼肌、血管傳遞信號,讓它們別分產熱、顫慄、收縮來升高體溫;在環境溫度較高時,下丘腦就會傳遞信號讓血管擴張、汗腺加班工作來加速水分蒸發,我們知道水分蒸發是吸熱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人體體溫會降下來。人體也就是通過出汗的方式來避免體溫過高、維持體溫在正常範圍內的。

此外,汗液中會有少量的鉀、氯化鈉等物質,也就是說,出汗除了幫助人體調節體溫,還可以維持人體微量元素的平衡,保持皮膚健康。

那麼出汗可以排毒、減肥嗎?

答案是否定的。

排出的汗液中雖然會有鉀、氯化鈉、尿素氮等物質,但含量微乎其微,占不到1%,其餘全是水,與其說出汗排毒不如說是排水。同樣的,大量出汗後體重減輕也是這個道理,體內水分大量蒸發散失,體重下降很明顯,但並非是脂肪減少了,如果想要科學減肥的話還是要堅持控制飲食與運動才行。

二、一動就出汗與不愛出汗的人,哪種更健康?

其實每個人體質不同,出汗多少也會有所差異,而且出汗也受到性別、年齡、遺傳以及個人身體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出汗多少與常人差別不是特別大,都是正常的,不用過分擔心。當然對不明原因的異常多汗或者少汗甚至無汗,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不愛出汗或者無汗,究竟是為什麼

如果處於溫度較高的環境中,身體已經很熱了,但是就是不愛出汗的情況也要當心,可能是交感神經受到損傷,無法刺激汗腺排汗,也可能是患上了皮膚病,導致汗腺堵塞無法排汗,還有可能是甲狀腺機能減退,也就是出現了甲減等問題。

因此,如果出汗少得異常也要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檢查干預。

四、動不動就出汗的常見原因

動不動出汗是身體虛的表現嗎?也未必。複雜的人體也可能因為環境因素、精神因素刺激而出現生理性出汗,比如以下2種。

1、飲食性多汗,主要表現為吃飯時大汗淋漓,原因是舌頭上的感受器接觸到熱的、辣的食物,刺激大腦排汗。特別是進食過快的話,就更加容易出汗了。

2、精神性多汗,主要表現為情緒緊張、恐懼時排汗過多,原因主要是人體處於緊張、恐懼或者過於興奮狀態下,交感神經系統也比較興奮,從而產生刺激引起排汗增多。

五、如果出現以下幾種異常出汗,或是嚴重疾病信號!尤其要當心

1、出汗同時伴有易怒、飯量大、消瘦等表現,當心是甲亢

甲亢也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的身體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升高,導致機體代謝就像是開了「外掛」一樣被按了加速鍵,患者會出現吃得多、餓得快、消瘦、情緒易激動、出汗多、怕熱等表現。

2、出虛汗同時出現乏力、飢餓、心跳加快的話,警惕低血糖

很多人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此外,有些二型糖尿病患者過度追求降糖效果而飲食過少、運動過量,也不免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3、冒冷汗伴有胸痛、心跳加快,警惕心梗

如果在額頭、脖子以及手腳心部位突然冒冷汗,而且伴有胸痛、心態較快的話,就要警惕心梗的發生了,患者出現心梗時,心臟輸出血量會大幅降低,引起血壓下降、血管收縮,就會出現以上幾種異常。如果是有高血壓史、心臟病史的患者,那就尤其要注意了。

4、不明原因地出現渾身大汗,或是癌症信號

不少淋巴瘤患者在確診前出現不明原因的渾身大汗,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癌症。臨床發現,這種異常出汗確實可能是癌症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