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節苷脂等藥物進集采,為何一邊監控一邊集采?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健康時報記者查閱遼寧省藥品及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發布的《關於開展「八省二區」第四批省際聯盟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的公告》發現,在納入集採的18個品種中,有11個為非醫保品種,其中還包括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胸腺五肽、磷酸肌酸鈉、前列地爾等多個重點監控品種。

在聯盟集采中,出現如此多的重點監控品種,實為罕見。為何一邊重點監控,一邊集采?

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7月14日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藥物進行重點監控和集采,兩者之間並不衝突。一般重點監控的藥物都是臨床使用比較多的藥物,對這些藥物進行集采,主要還是要實現以量換價,讓藥費更合理,降低患者負擔。」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葯及生物製品)的通知》,其中神經節苷脂、磷酸肌酸鈉、前列地爾、胸腺五肽均出現在目錄當中。通知指出,各醫療機構要建立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管理制度,加強目錄內藥品臨床應用的全程管理。進一步規範醫師處方行為,對納入目錄中的藥品制定用藥指南或技術規範,明確規定臨床應用的條件和原則。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又制定《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調整工作規程》指出,納入目錄管理的藥品應當是臨床使用不合理問題較多、使用金額異常偏高、對用藥合理性影響較大的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5和2016兩年神經節苷脂全年銷售額高達60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也還有56.23億,2019年後市場規模有所下降,但也仍然高達37.87億元。此外,近年來胸腺五肽的銷售規模也呈現波動態勢,從2013年的35.9億元下跌至2020年的10.9億元。

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納入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的藥物本身在臨床上還是有一定需求和療效的,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大的用量,正因為此,這些藥物才有必要進行集采。但這些藥物在過去可能存在使用範圍太廣、超適應證使用的情況較多等問題,甚至可能存在濫用的嫌疑,所以出於規範臨床使用和保護醫保基金等原因,要對這些藥物的合理使用進行監控和管理。

重點監控藥物進集采,藥物的合理使用如何監管?

史錄文認為,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根本上與藥物是否進集采沒有關係,而應該由專業人員組成一支專門的隊伍去承擔起合理用藥照護責任,而這個專業的人員就是藥師,要把照護合理用藥的責任分解在藥師的日常工作中,自然就能常態化、可持續地降低不合理用藥發生的風險。

據康震介紹,藥師對合理用藥的管理應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用藥前的前瞻性合理用藥評估,即處方審核;第二階段就是即時性合理用藥評估,即藥學監護或藥物治療的過程管理;第三階段則是回顧性合理用藥評估,也就是處方點評。「其中即時性合理用藥評估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一部分,但目前我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屬於臨床藥學未來發展的重點。」

康震指出,「不良反應頻出是重點監控藥物在臨床使用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之一,而藥師在醫學知識方面可能不及醫生,但對藥品認知和了解的深度,尤其是對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應該比醫生要更為敏感,所以要讓藥師參與到整個臨床藥物治療過程當中,讓他在用藥方面擁有一定的發言權,這樣才能與醫生形成互補,各自發揮他們的優勢。而現在,我們的藥師大都只承擔著藥品相關的非臨床工作,包括社會藥房的藥師,這樣下去,他們原有具備的能力會慢慢萎縮。」

「醫生、護士、藥師都是保護人們生命健康的非常重要的專業人員,必須要有合理的可持續的市場激勵,才會有人願意去學這些專業、去從事這些專業工作,人才隊伍的構建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史錄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