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挖鼻孔,導致顱內感染!1文學會鼻腔清理,超實用

挖鼻孔一時爽,一直挖一直爽。

作為重度挖鼻孔愛好者,小男孩軒軒在堅持挖鼻孔兩年後,出現了高燒、頭痛、嘔吐等顱內感染的癥狀,最終被醫生確診為細菌性腦膜炎。

患細菌性腦膜炎,輕則發燒頭痛,重則引起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挖個鼻孔而已,怎麼會出現這麼危險的後果呢?

以鼻樑骨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被稱為危險三角區。

圖源:網路

危險三角區包括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主要面部器官。

這個區域血管豐富,且通過一個叫海綿竇的地方,與顱內相連。

圖源:網路

大腦中靜脈、眼靜脈和視網膜中央靜脈的血液都會匯聚到海綿竇;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眼神經和上頜神經也從這裡通過。

而人體面部區域的靜脈血管中,缺少防止血液迴流的瓣膜,血液可以向各個方向迴流。因此,一旦危險三角區域感染後遭到擠壓,就可能逆行進入顱內,引起顱內感染。

前文中提到的男孩軒軒就是因為不講衛生,用臟手挖破了鼻孔,最終造成了顱內感染。

放心,鼻腔可以「臟」一點

如果家裡的孩子喜歡挖鼻孔,建議首先到醫院排查一下鼻腔疾病,比如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

圖源:網路

除此之外,防患於未然,正確幫助孩子清理鼻孔才更為關鍵。

鼻屎不需要徹底清理

不少家長認為幫孩子清理鼻腔分泌物易於呼吸,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這樣做就是「清除垃圾」,可以預防感染。

但事實上,正常鼻粘膜本身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組成的,平時的分泌物中含有的酶具有破壞病菌的功能,是預防感染的一道防線。

頻繁清理有危險

經常幫寶寶清理鼻屎,鼻粘膜在受到過度刺激後,分泌會更加旺盛,鼻屎只會越掏越多

另外,頻繁掏鼻孔還會刺激鼻粘膜,致其水腫,甚至受損,更容易被病菌侵襲。

清理前先檢查

如果孩子確實鼻塞癥狀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睡眠和生活,則要先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可以用手電筒照射孩子的鼻腔進行觀察

如果寶寶的鼻粘膜沒有紅腫,寶寶也沒有其他任何不適,那麼就很可能與鼻內分泌物過多有關。

分泌物過多,這麼做

對於粘稠的分泌物,可以使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簽塗抹寶寶鼻粘膜,清理的同時刺激寶寶打噴嚏,幫助排出分泌物。

橄欖油還可以起到隔離鼻粘膜的作用,從而減少分泌物的產生。

如果分泌物非常干,可以先滴入少許海鹽水,待分泌物軟化後,再用上述方法清理。

注意,一定記住是分泌物「過多」,而不是一看見有分泌物就馬上去清理。

如果寶寶確實無法自己排出分泌物,可以在軟化後適當使用吸鼻器或小鑷子等工具,但在操作時要注意力度。

總體上建議盡量減少工具使用次數,特別是小月齡寶寶,多採用刺激噴嚏的方式為寶寶清理。

鼻粘膜水腫,這麼做

如果鼻塞是由鼻黏膜水腫引起的(多發生在感冒期間),直接清理鼻腔就不太可取了,那可能會加重鼻黏膜水腫。

這時應該這樣操作:

腫脹不太嚴重的話,可以通過吸入水分減少鼻內分泌物,來緩解不適癥狀。

比如:使用霧化器吸入生理鹽水,或者用溫濕毛巾敷鼻,也可以讓寶寶在蒸汽較多的浴室內多待一會,通過刺激噴嚏反射將鼻腔分泌物排出。

鼻黏膜如果腫得比較厲害,則應該就醫並遵醫囑使用局部噴劑,幫助緩解鼻塞。

這樣擤鼻涕風險大

給寶寶擤鼻涕,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用手指同時捏住寶寶鼻子兩側,再讓寶寶用力將鼻涕擤出。

停!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建議這樣做。

這樣做不僅不能讓寶寶將鼻涕完全擤出,還有很大的風險。

我們的耳鼻喉是相通的,如果將鼻孔堵住再讓寶寶用力擤,整個腔體壓力過大,會導致鼻涕隨空氣流動,殃及其他的「鄰居」:

  • 鼻涕倒流,有可能會導致鼻竇炎;
  • 鼻涕進入了耳朵,其中的病原體會導致中耳炎
  • 如果寶寶用力過猛,還可能會導致鼓膜穿孔,造成聽力的損傷。

給寶寶擤鼻涕,我們可以參考如下的步驟進行:

如果嘗試之後,發現寶寶不配合,或者不會按照指令做怎麼辦?

我們推薦使用海鹽水噴鼻腔或者洗鼻腔的方式把鼻涕弄出來,盡量不要吸鼻涕,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寶寶嬌嫩的鼻腔受損。

  • 海鹽水噴鼻

在嬰兒時期就能用,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即可。

  • 海鹽水洗鼻。

大一些的寶寶,如果鼻涕多、稠,可以使用洗鼻的方式。

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使用吸球、注射器式洗鼻器或者擠壓式洗鼻器就行啦。

鼻屎可以吃嗎?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寶寶有吃鼻屎的怪癖。

鼻屎這款奇異美味,有的人一吃就是十幾年——

對於吃鼻屎、摳鼻孔的行為,這位從小吃到大的匿名用戶表示:不打算戒了。

但我們也不用太焦慮,這些行為通常是階段性的,及時干預,還有救~

如何應對孩子吃鼻屎\摳鼻孔?

1、不要暴力制止和呵斥。

2、小寶寶可以用玩具或食物轉移注意力。

3、大寶寶可以溝通,告訴他不衛生還容易受傷,應該把鼻屎包好丟在垃圾桶,引導孩子了解摳鼻孔的危害。

4、不要過度清理鼻屎,適當使用加濕器或洗鼻器緩解寶寶鼻塞問題。

5、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養成好習慣,做好榜樣。

6、如疑寶寶身心有異常,家長要及時請專業醫生診斷和治療。

到飯點了,你也在看嗎?

參考資料:

深圳晚報:八歲娃頻繁挖鼻孔竟致顱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