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春三月,此謂發陳」,此時應遵循「男養氣、女養血」養生法則,利用不同穴位組合調理身體,效果事半功倍。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中心副主任醫師鍾峰向大家分享男女不同的春季養生穴位組合,在這個暖春開啟健康守護之旅。
男士養氣
中醫認為春季養生重在疏肝理氣,男女身體有別,男生陽氣足,養生關鍵在升發陽氣,活力滿滿。
1、太沖配足三里:疏肝健脾
太沖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的凹陷處,是「情緒宣洩口」;足三里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
每天起床後用大拇指各按壓3分鐘,能清肝火、醒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變好,工作效率提升。
2、膻中配陽陵泉:理氣解郁
膻中穴位於胸部,橫平第4肋間,前正中線上;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春季早晚溫差較大,情緒易隨著氣溫波動。可用中指指腹,順時針揉按膻中穴和陽陵泉穴,每次揉按5分鐘左右。
揉按膻中穴力度輕,有酸脹感即可,能有效地疏通胸部氣機,緩解胸悶、氣短等癥狀;揉陽陵泉穴力度稍重,激發穴位氣血運行,疏肝理氣、解郁安神。
通過揉按這兩個穴位,能夠有效疏通三焦氣機,讓心情保持舒暢,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春天。
3、關元配命門:補陽增氣
關元穴在肚臍下3寸,是元氣匯聚處;命門穴在第二腰椎下,是陽氣「老巢」。二者搭配是人體「先天能量站」。
每天艾灸或用手心輕輕揉搓這兩個穴位,直到微微發熱,像給身體「小太陽」添柴,讓你活力滿滿。尤其適合腰膝酸軟、手腳冰涼的人群,陽氣足,工作生活更有底氣。
女士養血
女生以血為本,春季養生要兼顧養血柔肝,氣血順暢才能容光煥發。
1、三陰交配血海:養血調經
三陰交是脾、腎、肝經絡交匯點,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能健脾益血、調肝補腎;血海穴在膝蓋內上方2寸,是養血「寶藏穴位」。
女生月經前一周,每天點按這兩個穴位並艾灸,像給「氣血銀行」充值,改善面色萎黃、月經不調。點按穴位時,向心臟方向推按,效果更佳,做氣血充足的元氣女孩。
2、太溪配肝俞:滋陰柔肝
太溪穴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小窩裡,是滋陰益腎的「高手」;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給肝臟「加油打氣」。
用砭石每周刮拭2-3次,呵護肝腎,眼睛明亮,經期輕鬆,素顏也自信。
3、歸來配足臨泣:調經助孕
歸來穴在下腹部臍下4寸,旁開2寸,專門調理女性生殖系統;足臨泣穴在足背第四、五跖骨結合部前方,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備孕期女性在排卵期前後,艾灸這兩個穴位,再飲用玫瑰花茶,調節月經周期,提高受孕幾率。
《針灸大成》說「知穴之所在,則安危系焉」。春季是萬物生長、陰陽交替的重要時段,此時養生,男女各有側重,男性調暢氣機,女性養血柔肝,精準穴位配伍養生,順應春生之氣!
醫生提醒,每個人的體質都有所不同,在進行養生調理時,建議根據自身的體質差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調理,以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星慧
指導專家: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針灸推拿康復中心 副主任醫師 鍾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