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你知道嗎,當你一大早起來,往往會因為腳腫的癥狀而困擾嗎?這不僅是早晨腳部漲漲的問題,而可能是腎功能衰竭的警報。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陳莢大伯像往常一樣,拿著他的象棋,準備下樓和老夥計們在公園裡下幾盤棋。
陳大伯退休前是一名郵遞員,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但他的腿腳依然很靈活。然而,今天的他腳踝略顯腫脹,走路時感覺有點沉重。
「你看,陳大伯的腳看起來怎麼那麼腫?」一個聲音傳來。
陳大伯轉頭一看,是他的老朋友老李,老李是個典型的閑聊高手,什麼都愛摻一腳。
見了陳大伯,他便拉著陳大伯的手不放,一邊觀察一邊啰嗦,「這腳腫得,不會是腎出問題了吧?日前,我在網上獲悉,腳部腫脹可能是腎衰竭發出的警示!」
陳大伯心裡一驚,他雖然不是醫生,但也知道腎衰竭這回事不小,得趕緊查查,於是,他決定下午去醫院看看。
到了醫院,陳大伯找到了腎內科的趙醫生,看到陳大伯走路略顯艱難,趙醫生便笑著打趣,「陳大伯,這是不是象棋下多了,腳都沉了?」
陳大伯苦笑著搖搖頭,把自己腳腫的情況和趙醫生說了說,並提到了老李的那番話。
趙醫生聽後,先是用專業的儀器給陳大伯測了一下血壓和血糖,又做了一次詳細的腎功能檢測。
檢查結果表明,陳大伯的腎功能略有減退,不過尚未達至腎衰竭之境。
趙醫生解釋說:「陳大伯,腎衰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由多種因素累積而成。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果不控制好,時間長了,確實會傷到腎,不過,你的情況現在主要是腳部水腫,我們還得做進一步的檢查。」
這時,趙醫生拿出了一本厚厚的醫學資料,給陳大伯講解起腎衰竭的早期癥狀和預防措施。
他說:「腎衰竭的初期癥狀涵蓋夜尿頻繁、尿量縮減、尿色暗沉等,而腳部水腫,確實是其中之一,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心功能不全等。」
陳大伯問趙醫生:「醫生,那真的能通過腳部的癥狀判斷腎衰竭的嚴重程度嗎?」
趙醫生看著陳大伯滿是好奇與擔憂的眼神,說:「陳大伯,其實判斷腎衰竭的嚴重程度確實可以通過觀察腳部的一些癥狀,不過這裡面有一些特別的知識點。」
陳大伯趕忙湊過來,一臉期待地聽著。趙醫生繼續說:「大多數人都知道腳腫可能是腎功能不全的信號,但你知道腳上的溫度變化也很關鍵嗎?」
這個觀點讓陳大伯微微一愣,他第一次聽說腳的溫度和腎衰竭有關。
趙醫生察覺到他的疑惑,遂緩緩解釋道:「腎衰竭患者的體溫調節或會受擾,緣其腎臟在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中具關鍵之效。」
「如果腎功能不全,可能導致體內水分分布不均,導致腳部出現溫度異常。具體來說,如果你發現腳部突然變得異常冷或者熱,並且伴有持續的腫脹,這可能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信號。」
陳大伯聽得津津有味,忙問:「那怎麼辦呢,醫生?」
趙醫生說:「關鍵是要及時檢查和治療。除常規的腎功能檢查外,我們還會提議進行一些特殊檢測,諸如 Doppler 超聲檢查,以查看腳部的血流狀況。通過這些綜合的檢查,我們可以更準確地評估腎衰竭的程度,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趙醫生繼續詳細解釋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信號,如腳部的皮膚顏色變化、指甲的形態變化等都可能與腎功能狀態有關。
他強調,這些都是腎衰竭患者應該注意的細節,「比如說,如果腳趾甲變得異常厚重或者凹凸不平,這可能是因為腎功能不全導致的體內毒素積累。」
陳大伯聽後有些擔憂,忙問:「那我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趙醫生安撫地說:「陳大伯,雖然你的情況現在不嚴重,但定期的檢查和適當的預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醫療上的檢查和治療,平時注意飲食,多喝水,少吃鹽,這些都是對腎臟有好處的生活習慣。」
「特別是現在你知道了腳部的溫度和狀況也需要留心,這會幫助你更好地監測你的身體狀況。」
趙醫生再次查看了陳大伯的檢查報告,並根據他的具體情況,調整了一些日常的保健建議。
當陳大伯走出診室時,他的心裡雖然還有些許擔憂,但更多的是感激,他明白,健康是一場長跑,而了解身體的每一個小信號,就是這場長跑中的關鍵一步。
關於患腎衰竭後還能活多久,看腳就知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李鵬.腎康注射液對慢性腎衰竭大鼠腎間質纖維化、內質網應激狀態和線粒體氧化損傷的影響,現代藥物與臨床,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