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醫情況。會上,山東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左毅表示,近年來山東累計落實國家集采、省級集采、省際聯採的藥品737種、高值醫用耗材30類;基層醫療機構居民普通門診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65%。
堅持加強醫保制度建設,著力完善綜合保障體系。穩步提升基本醫保待遇水平,啟動職工醫保省級統籌;職工、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基層醫療機構居民普通門診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65%,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報銷比例提高到75%,全省統一的門診慢特病達到80種。
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實現全覆蓋,16市陸續啟動並加快推進居民長期護理保險擴面。不斷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進一步提高二孩、三孩生育保險待遇水平,將輔助生殖、分娩鎮痛所需椎管內麻醉術等納入醫保報銷。支持商業醫療保險發展,16市全部推出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
堅持深化協同發展治理,著力減輕就醫購葯負擔。常態化推進集中帶量採購改革,累計落實國家集采、省級集采、省際聯採的藥品737種、高值醫用耗材30類;創新推進集採藥品進基層活動,增強基層群眾集採藥品可及性;實施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機制,實現集採藥品和醫用耗材全覆蓋,平均結算周期縮短至27個自然日。
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精細化推進drg/dip支付方式(醫保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之間打包結算付費的一種形式,其中drg付費是指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ip付費是指按病種分值付費),3920家醫療機構啟動drg/dip實際付費,機構、病種、基金覆蓋率分別達100%、93.5%、89.4%;統籌推進門診、穩定期住院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努力實現醫、保、患三方共贏。穩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突出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支持重點專科、優勢學科和創新技術發展。紮實開展掛網藥品價格專項治理,16市均已上線定點藥店藥品價格查詢比價程序,覆蓋藥品信息4.04萬餘條,藥店藥品價格更加透明。
堅持優化醫保公共服務,著力提升醫保辦事效能。鞏固拓展全民參保成果,健全醫保參保長效機制,紮實推進參保擴面,常住人口參保率穩定在95%。深入實施醫保服務流程再造,制定醫保服務地方標準18項,申辦材料、辦理時限、辦事環節分別壓減60%以上,醫保經辦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掌上辦」。積極落實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省內和跨省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居全國前列,直接結算率達到90%以上,實現高血壓、糖尿病等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縣域可及。織密築牢基層醫保服務網路,建成運行基層醫保工作站(點)3.5萬家,培育基層「醫保明白人」3.8萬名,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醫保服務體系全覆蓋。
堅持強化醫保基金監管,著力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強化制度化常態化監管,2023年以來全省共追回醫保基金17.15億元、罰款2.63億元。強化信息化智能化監管,全面部署應用醫保智能監管系統,大力開展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試點和藥品耗材追溯碼採集應用試點,構築起事前提醒、事中審核和事後監管「三道防線」。強化協同化社會化監督,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完善舉報獎勵措施,健全行行、行刑、行紀銜接機制,2023年以來共向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移送定點醫藥機構669家、個人78名。
「下一步,省醫保局將全面深入推進醫保領域改革,奮力推進全省醫保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醫保力量。」左毅說。
記者:張成地 校對:冬平 編輯:劉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