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這幾個誤區,讓腸道更健康|科普時間

2023年12月29日21:05:03 健康 1689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肩負著營養全身、排泄廢物的重任。腸道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生活中關於腸道健康的誤區可不少。



認識這幾個誤區,讓腸道更健康|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目前,市面上很多商家推廣「清宿便」「排腸毒」的廣告,讓不少人對人體有「宿便」的說法深信不疑,甚至認為「宿便」是萬惡之源,經常使用瀉藥或灌腸葯進行清腸。實際上,醫學上並無「宿便」「排毒」之說,日常生活中大家也不需要定期清腸。

食物被人體攝入後通過消化作用,殘渣的水分被吸收後,就開始聚集成形,從而凝固成糞便,最終排出體外。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存在「宿便」。這個過程通常需要24小時,便秘患者可能更久一點。


糞便主要包含水分、無機鹽、脂肪以及無法消化的膳食纖維,並沒有所謂的「毒素」。所以,「清宿便」和「排腸毒」是偽科學的概念。


定期清腸可能給腸道帶來傷害,破壞正常的腸道菌群、腸黏膜屏障。如果灌腸操作不當,還會使腸道受到損傷,出現腸穿孔。


清腸類產品通常含有蒽醌類瀉藥,剛開始使用時似乎有點作用,因為大腸受到針扎般的刺激,讓人總是想上廁所。但長期使用,會使大腸依賴上這種刺激,讓自主排便變得困難。長期使用此類瀉藥,腸道還會長出黑斑,漸漸地,大腸變得粗糙、晦暗,最終導致結腸黑變病。類似的患者在醫院消化內科很常見,在此提醒大家要理性對待清腸產品。




認識這幾個誤區,讓腸道更健康|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消化科門診中,經常有患者諮詢說,肚子里總是咕嚕咕嚕響,是不是說明腸道動力強勁。醫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來形容這種狀況,那就是腸鳴音。


腸鳴音是腸道蠕動的時候,腸管當中氣體與液體隨之流動,產生的一種斷續的咕嚕聲,或者是氣過水聲。其實,每個人都有腸鳴音,正常腸鳴音的頻率是每分鐘3~4次。當腸道的活動增強時,就能聽到腸鳴音。但是,一旦出現腸鳴音高亢或者腸鳴音頻繁,我們就需要警惕腸道疾病。


認識這幾個誤區,讓腸道更健康|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如果腸鳴音出現的次數比較多且響亮、高亢,甚至是金屬聲或者鈴鐺聲,並伴隨著間歇性腹痛、腹脹等問題,就很有可能是機械性腸梗阻。


腸道腫瘤、腸扭轉、腸套疊、腸粘連都能帶來腸梗阻。這時,由於腸腔擴大、積氣增多,腸壁被脹大變薄,就產生了高亢的腸鳴音。如果腸鳴音頻繁但不是特別高亢,就需要結合排便情況,排查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問題。


認識這幾個誤區,讓腸道更健康|科普時間 - 天天要聞


注意高纖維膳食


在飲食方面,注意低脂飲食,高纖維膳食,平常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高纖維膳食有助於加快腸道蠕動,防止便秘,減少致癌物與腸道的接觸時間,從而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此外,高纖維膳食還可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是影響腸道健康的重要原因,這種聯繫被稱為「腦—腸軸」。我們完全可以從字面來理解「腦—腸軸」的含義,即大腦與胃腸道之間存在一條「軸線」,使二者之間得以完成信息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腦—腸軸」對我們的影響很常見:極度飢餓時,人會變得暴躁、敏感;憤怒、憂鬱時,我們便會茶飯不思,甚至出現嘔吐。由此可見,「腦—腸軸」是一個雙向、複雜的神經網路。學會調整心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會讓我們在保持腸道健康方面事半功倍。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規律飲食,拒絕夜宵,留給腸道充足的休息時間。
  • 增加體育鍛煉,避免久坐,讓你的腸道也「動起來」。
  • 戒煙限酒,別讓酒精損傷腸道黏膜。
  •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和「便秘」說再見。
  • 減少抗生素的濫用。
  • 定期體檢,重視胃腸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 天天要聞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在身體生長發育、修復組織、增強免疫力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無論是健身增肌,還是維持日常身體健康,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都至關重要。那麼,蛋白質高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盤點。一、動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 天天要聞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5月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王偉教授應邀在新加坡最大的公立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同該院大外科兼血管外科主任 Glenn Tan Wei Leong教授共同完成了東南亞第一例定製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手術。這也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醫工結合」的新技術產品首次走入東南亞,標誌著「中國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