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帶狀皰疹
武漢一男子
右手如燒灼針刺般疼痛
甚至痛到「想剁手」
嘗試多種治療方法均不奏效
……
協和醫院找到
頑固性帶狀皰疹鎮痛新方法!
該患者在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疼痛科實施國內首例
微創經皮橈神經電刺激技術
終於恢復正常生活

楊東主任及團隊為患者手術。
男子被疼痛折磨到
「想剁手指」
家住武漢的王先生今年60歲。去年9月起,他感到右胳膊上方持續性疼痛,像針刺一樣,隨後不久右手拇指、食指也出現了帶狀皰疹。據了解,王先生曾兩次於外院就診,被確診為「帶狀皰疹性神經痛」,在規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還做了「頸脊神經脈衝射頻術」和「脊髓電刺激植入術」治療。治療後,患者上臂和前臂疼痛有所改善,但拇指和食指疼痛仍非常明顯,右手拇指、食指活動明顯受限,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楊醫生,我手指好痛,真想把它剁了!」被疼痛反覆折磨的王先生來到協和醫院疼痛科門診就診。經疼痛科楊東主任詳細診斷後,王先生NRS(疼痛數字評定量表)評分為6—8分,疼痛程度相當於孕婦分娩痛,隨即將他收入院治療。
考慮到王先生的病情和訴求,楊東主任與王先生及家屬反覆溝通後,決定行右側前臂橈神經外周電極植入術控制疼痛。
楊東主任和孫樹俊醫生為王先生實施了手術,在超聲精確引導下,在右前臂橈神經處順利植入外周電極,時長不到半小時。

「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經過28天右前臂橈神經電刺激治療,王先生的右手皰疹疼痛明顯緩解,夜間疼醒次數由術前每晚至少8次到現在幾乎可以睡個整覺,睡眠質量極大改善;術前右手拇指、食指青紫且活動受限,如今手指的顏色已接近正常膚色且活動功能基本如常。慢性疼痛治療效果的評估往往以月為單位,近日是王先生外周電極治療術後第六個月,電話隨訪中王先生回復說,現在皰疹已不疼了,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帶狀皰疹近期多發
醫生提醒:儘早治療
「近段時間科里接診了不少帶狀皰疹患者。」武漢市普仁醫院疼痛科醫生黃小霞透露,這跟秋冬季身體免疫能力下降有關,其中多是老年患者。她介紹,帶狀皰疹是由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內的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除皮膚損害外,常伴有神經病理性疼痛。老年人易表現為特殊部位的帶狀皰疹,並留下後遺神經痛。
武漢市普仁醫院疼痛科主任朱峻松表示,皰疹後遺神經痛目前仍是「世界級」的醫學難題。特別是顏面部及四肢的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期如果不能得到徹底治癒,後遺痛的治療將非常困難。他指出,老年患者的帶狀皰疹神經痛表現為年紀越大愈後越差,在早期進行神經介入調控治療可以更好地改善癥狀,增強人體自身對疼痛的控制能力,有效縮短病程。
發病後72小時內是治療的「黃金」窗口期。一周之內有效的抗病毒、完善的疼痛控制、充分的神經保護,是防止後遺痛的關鍵。朱峻松提醒,一旦發現身上有成簇小水皰時,應儘早到醫院檢查,接受規範性治療。藥物治療要聯合、足量、足療程,在醫生指導下規範用藥,切忌自行更改藥量和藥品。
采寫:記者羅蘭 劉璇 通訊員陳有為 樊雪菲 李林牧 潘雨茜 余俊蘭
來源: 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