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都要吹電扇 專家巧妙植入脊髓電刺激器解除截癱患者諸多痛楚

2023年08月08日15:06:07 健康 1221


( 通訊員 鄒亞琴 )「賈醫生,我現在終於可以不用一年四季吹電扇了。另外,原本癱瘓的雙腳,都恢復了一定活動能力!」近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疼痛科接受了全植入式脊髓電刺激植入術的截癱患者徐師傅,從千里之外給他的主刀醫生賈一帆副教授發來喜訊。原本因嚴重脊髓損傷,一年四季疼痛難忍,且交感神經調節功能異常導致諸多痛苦的他,術後癥狀消除明顯,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


大冬天都要吹電扇 專家巧妙植入脊髓電刺激器解除截癱患者諸多痛楚 - 天天要聞

大叔脊髓損傷 大冬天需猛吹電扇

2年前,貴州年近六旬的徐師傅嚴重受傷導致頸椎脊髓,造成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中翻身、吃飯、喝水、穿衣、上廁所等這些平常小事,都需要靠家人幫助才能完成。

更糟糕的是,從去年開始徐師傅出現腰部以下肌肉痙攣、冷痛難忍,甚至痛得徹夜難眠。不僅如此,他還出現了上身怕熱、出汗量暴增等癥狀,每天都要汗濕好幾件衣服,去年底更是到了大冬天都要吹電扇的地步。

家人帶著他輾轉多地求醫,嘗試了很多治療方法,卻見效甚微。在得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疼痛科在脊髓損傷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後,今年4月,一家人慕名趕到了武漢。

疼痛科賈一帆副教授團隊對病情進行了全面評估:徐師傅屬於不完全性截癱,第5頸椎以下B級損傷,日常生活能力屬於極嚴重功能缺陷,無法獨坐,大小便失禁,手臂無法伸直,雙手完全喪失功能,背部和下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均消失,同時還因肌張力增高而導致雙下肢痙攣。這意味著他無法獨自完成包括穿衣服、吃飯、上廁所的任何活動,甚至感覺不到雙腿的存在。

賈一帆判斷,徐師傅的疼痛程度屬於重度,高位脊髓神經損傷導致交感神經調節功能出現異常,是他怕熱、出汗的原因。隨後的肌電圖結果也顯示,徐師傅的頸段以下神經損傷非常嚴重,這意味著預後並不樂觀。心理評估結果也顯示其合併中度抑鬱焦慮狀態。

賈一帆介紹,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導致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的高度致殘性疾病。發病原因如高處墜落、交通事故、運動性損傷、椎管內腫瘤等。脊髓損傷會導致損傷部位以下感覺、運動、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還有可能會出現疼痛不適、肌肉萎縮、肌肉痙攣、關節僵硬、下肢血栓形成泌尿系統感染壓瘡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本人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心理和經濟的負擔。疼痛是脊髓損傷患者常見的併發症,隨著損傷時間的增長,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疼痛。


植入脊髓電刺激器後 不暴汗也不疼了

賈一帆介紹,脊髓電刺激是目前治療神經病理痛的神經調控療法中較為先進的一種技術。該技術通過脊髓電刺激植入手術,將電極放置在靠近脊髓后角的硬膜外間隙,通過脈衝放電以酥麻感代替疼痛,從而達到治療疼痛的效果。此外,脊髓電刺激還能通過特定的程序長時間刺激促進神經通路重塑,減緩脊髓損傷後細胞凋亡和炎症反應,從而促進患者的功能康復。

在仔細評估病情並與徐師傅及家屬細緻溝通後,今年4月底,賈一帆團隊為其進行了一期脊髓電刺激植入術。在局麻下通過穿刺,治療團隊將兩根電極放置於脊髓目標節段。術後開機測試後,徐師傅疼痛明顯減輕。隨後的幾天里,在電刺激的作用下,他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一期手術成功後,賈一帆團隊為徐師傅實施了二期手術,即全植入式脊髓電刺激器植入術。在麻醉科的默契配合下,術中喚醒與測試非常順利。

術後1個月,徐師傅自己感覺不僅疼痛明顯減輕,而且怕熱和出汗癥狀也明顯緩解。近一個月,徐師傅還欣喜地發現原本沒有知覺的左腳,可以做勾腳、壓腳等基本活動,還可以配合進行穿衣、刷牙等簡單日常活動,雙下肢痙攣也明顯改善,之前口服的抗痙攣藥物也可以不吃了。出院時,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的徐師傅,脊髓損傷由入院時的B級評為C級。


神經電刺激器植入術 截癱患者的新希望

8月4日,是術後第3個月。返回貴州休養的徐師傅給賈一帆發來消息,「我的右腳也可以勾腳了!」這表明,脊髓電刺激不僅明顯緩解了患者的疼痛與出汗癥狀,更為其後續的運動康復治療贏得了希望。

據悉,近年來以神經電刺激器植入術為代表的神經調控技術,在頑固性疼痛治療上得到廣泛應用。除此之外,在功能康復領域如截癱、植物人促醒、帕金森綜合征、胃腸功能障礙等方面,神經電刺激器植入術也起到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賈一帆提醒,對於頸部脊髓損傷患者,常合併呼吸功能、咳嗽反射、胃腸道功能障礙,大部分還伴隨體位性低血壓、反覆感染、壓瘡、肌肉萎縮等併發症,部分嚴重的頸髓損傷患者,甚至很難脫離呼吸機維持呼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周期。經過科學評估後接受脊髓電刺激術治療,對提高和改善此類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肖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著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高溫天氣持續,最近,醫院裡熱射病病例增多。專家提醒,熱射病就是嚴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現中暑癥狀後一定不能忽視。幾天前,山東淄博市70歲的王女士因為意識障礙被120救護車送至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發現王女士體溫高達40.3攝氏度,醫務人員迅速為王女士使用冰毯及冰帽物理降溫,並積極給予補液等治療,王女...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醫學創新落地當慎之又慎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醫學創新落地當慎之又慎 |新京報快評

▲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AD)治療。圖/IC photo「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術後變計算小能手」「阿爾茨海默病可以手術治療了」……去年以來,關於阿爾茨海默病可用「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治療的新聞屢屢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