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男子患上嚴重的冠狀動脈閉塞,導致心絞痛頻頻發作。武漢醫生挑戰介入手術領域難點,為其成功打通心臟「生命線」。「從手術室出來當時就感覺『豁然開朗』,整個人都輕鬆了!」17日,已經回到新疆的王先生說起這次千里求醫之旅,連稱「來得太值了!」

萬靜主任在給王先生做檢查。
49歲的王先生兩年前診斷出冠心病後在當地醫院做了手術,醫生為他在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但右冠狀動脈受技術所限開通失敗,以致心絞痛頻頻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一疼起來渾身冒汗,每次都要持續兩三分鐘。」今年4月,王先生慕名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血管內科。
王先生告訴接診醫生,之所以跨越3000多公里從新疆來漢求醫,是在網上有看到中南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的精湛醫術,而且此前自己的哥哥也在這裡成功接受了手術。武大中南醫院心血管內科萬靜、胡笑容主任團隊在為王先生進行全面深入檢查後,確認王先生為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
治療冠心病需要做心臟介入手術,一般的介入手術難度並不大,但王先生的情況卻異常兇險。胡笑容介紹,這類慢性閉塞性病變且沒有殘端的介入手術非常難,相當於要進入並打通一條被完全堵死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必須保證導絲送到真腔里,萬一進入到假腔,一旦血管破裂會危及生命。
術中,因為王先生閉塞段無殘端,鈣化十分嚴重,開通非常困難,團隊使用了最硬的導絲穿刺。2小時後,通過導絲進入心臟血管並將導絲送至真腔遠端,沿著血管將球囊送至病變之處,再用支架把病變血管支撐起來,王先生閉塞的血管被成功疏通。4月13日,王先生康復出院。

出院前王先生和醫護人員合影。
萬靜主任介紹,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是指冠狀動脈閉塞在3個月以上的病變,約佔所有介入治療的20%~30%。由於閉塞時間長,且經常合併鈣化、迂曲,難度大,成功率低,是目前介入手術領域的難點,也是介入醫生遇見的最具挑戰的病變,被稱為冠脈介入需要攻克的「最後堡壘」,其操作精細度和風險難度都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經驗和判斷能力。建議患者日常少吃高脂飲食,少飲酒,加強鍛煉,保持血管彈性,對血脂異常要引起重視,一旦發生胸痛及時呼叫120,儘快就醫。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