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酸脹夜不能寐
老是擔心頸椎要廢
時刻在線刷屏吃瓜
哪根脖子這麼遭罪
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久坐久站……
說的是你嗎?
困擾10億人的頸肩腰腿痛
到底是種什麼病?
該看什麼科?如何將它擊退?
本期37度里健康部落出鏡專家:
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 張齊娟
1
頸肩腰腿痛困擾全球10億人
背後主要是三大類疾病
《素問·宣明五氣》:「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頸肩腰腿痛不是單一疾病或某一類疾病的名稱,而是多種疾病所共有的綜合症。

現代人長期伏案用電腦,低頭玩手機、久坐久站等,關節以及肌肉承受的壓力倍增,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痙攣狀態,血液循環就會受阻,形成代謝以及微循環障礙,頸肩腰腿痛便產生了。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頸肩腰腿痛已成為困擾全世界約10億人的常見慢性病。據不完全統計,75%的人一生中都會體驗到這類疾病帶來的痛楚。
2
癥狀相同可能病因各有不同
到底該看什麼科?
通常認為頸肩腰腿痛屬於骨科疾病,大部分二級醫院都單獨設立有骨科,若疾病達到手術指征,且保守治療3個月仍無法緩解,可選擇手術治療。即便如此,術後也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後期康復也要持續跟進。
對於更多輕症的頸肩腰腿痛患者,非手術治療可選擇的科室也有很多,中醫骨科、針灸科、疼痛科、康復科、推拿科等也都各有特色。
「以頸椎病為例,它分很多型,常見的有椎動脈型、神經根型和交感神經型,少見的有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常見癥狀就是頭暈、噁心、嘔吐;神經根型最常見,以頸部僵硬疼痛和上肢麻木為特徵;而交感神經型的,很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和情緒問題,包括潮熱這類癥狀。」

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張齊娟介紹,比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會引起血壓波動,很多病人就這樣吃上了降壓藥。如果能明確診斷血壓波動的根源,到針灸科或用中藥及時干預,可能一段時間後,頸椎病好轉,血壓也就恢復平穩了。
醫學是複雜的,相同的癥狀很可能病因各不同,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明辨判斷,儘可能讓患者少走彎路。
3
頸椎疼按摩一下就好?
不用枕頭當心越睡越糟!
頸椎疼按摩一下就好?不一定。按摩的確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頸椎壓力。但前提是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複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
而頸部保健操,通常只適合健康人群或頸椎疲勞的人群做,如果在做操過程中,出現頭暈、頸部不適,要馬上停止。否則,可能加速頸椎間盤老化,使增生的骨質刺激血管和神經,從而加重病情。

枕頭的作用是什麼?給脖頸一個支撐托力,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弧度,起到放鬆頸椎的效果。長年不用枕頭可能使生理曲線變直。如果不用枕頭,頭的位置比心臟更低,影響頭部血液循環,醒後易頭暈、眼皮浮腫,睡眠質量反而不佳。
一般來說,若頭暈頭痛、耳鳴失眠,或睡到一半手腳發麻,可能是枕頭過高;若眼瞼浮腫,可能是枕頭過低或太軟,提醒你需要更換枕頭啦。
4
避坑提醒!
關於頸肩腰腿病的N個誤區
誤區1:睡硬板床對頸椎有好處?
並不會。目前沒有研究證明睡硬板床有好處,如果床過於硬邦邦,全身肌肉不易放鬆,反而休息不好。
誤區2:不穿秋褲會得關節炎?
寒冷和骨關節炎的發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經常受涼對會對血管、肌肉組織等膝關節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於關節炎患者、老年人、經期女性和孕婦而言,腿部的關節保暖是有必要的。
誤區3:止步檢查,不按療程治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須拍腰X線片、CT、磁共振,腰椎造影等方可診斷。而椎間盤突出症,一般要經正規治療2周以上方能見效,不少病人才接受了兩三次治療,便失去信心,放棄治療。
誤區4:偏信理療儀
對於有些慢性頸肩腰腿痛的患者來說,治療儀是有一定緩解病情的作用。但離治癒標準相差甚遠,這些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誤區5:圖方便長期依賴止痛藥
有些患者喜歡一疼就吃止痛藥,而且用藥越來越高級,這樣不但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損傷肝腎。
誤區6:倚仗年輕忽視日常保養
過去,常聽中老年人喊頸肩腰腿痛,但如今隨著科技和網路的發展,伏案時間過長和缺少鍛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忽視日常保養鍛煉,甚至頻見10歲以下的孩子患上頸椎腰椎病。
如何避免頸肩腰腿痛的發生?
有何治療良策?
手機不得不用,如何將影響降至最小?
歡迎進群問專家
↓ ↓
微門診預告
4月17日下午2:30—3:00,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 張齊娟 將在37度里骨科康復群為您健康答疑,趕緊掃碼加入吧。

製圖 郭昌芳
公益導診熱線
4001000196(工作日9:00-17:30)
醫護入駐申請渠道
吳老師:18907114338
(37度里丨長江健康融媒出品 記者:祁燕 製作:費吟梅)
【編輯:余麗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