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腰腿哪哪都痛?當心!這些「妙招」,可能越用越糟……

2023年04月16日18:39:01 健康 1713

疼痛酸脹夜不能寐

老是擔心頸椎要廢

時刻在線刷屏吃瓜

哪根脖子這麼遭罪

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久坐久站……

說的是你嗎?

困擾10億人的頸肩腰腿痛

到底是種什麼病?

該看什麼科?如何將它擊退?

本期37度里健康部落出鏡專家:

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 張齊娟

1

頸肩腰腿痛困擾全球10億人

背後主要是三大類疾病

《素問·宣明五氣》:「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頸肩腰腿痛不是單一疾病或某一類疾病的名稱,而是多種疾病所共有的綜合症。

頸肩腰腿哪哪都痛?當心!這些「妙招」,可能越用越糟…… - 天天要聞

現代人長期伏案用電腦,低頭玩手機、久坐久站等,關節以及肌肉承受的壓力倍增,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痙攣狀態,血液循環就會受阻,形成代謝以及微循環障礙,頸肩腰腿痛便產生了。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頸肩腰腿痛已成為困擾全世界約10億人的常見慢性病。據不完全統計,75%的人一生中都會體驗到這類疾病帶來的痛楚。

2

癥狀相同可能病因各有不同

到底該看什麼科?

通常認為頸肩腰腿痛屬於骨科疾病,大部分二級醫院都單獨設立有骨科,若疾病達到手術指征,且保守治療3個月仍無法緩解,可選擇手術治療。即便如此,術後也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後期康復也要持續跟進。

對於更多輕症的頸肩腰腿痛患者,非手術治療可選擇的科室也有很多,中醫骨科、針灸科、疼痛科、康復科、推拿科等也都各有特色。

「以頸椎病為例,它分很多型,常見的有椎動脈型、神經根型和交感神經型,少見的有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常見癥狀就是頭暈、噁心、嘔吐;神經根型最常見,以頸部僵硬疼痛和上肢麻木為特徵;而交感神經型的,很容易引起血壓波動和情緒問題,包括潮熱這類癥狀。」

頸肩腰腿哪哪都痛?當心!這些「妙招」,可能越用越糟…… - 天天要聞

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張齊娟介紹,比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會引起血壓波動,很多病人就這樣吃上了降壓藥。如果能明確診斷血壓波動的根源,到針灸科或用中藥及時干預,可能一段時間後,頸椎病好轉,血壓也就恢復平穩了。

醫學是複雜的,相同的癥狀很可能病因各不同,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明辨判斷,儘可能讓患者少走彎路。

3

頸椎疼按摩一下就好?

不用枕頭當心越睡越糟!

頸椎疼按摩一下就好?不一定。按摩的確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頸椎壓力。但前提是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複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

而頸部保健操,通常只適合健康人群或頸椎疲勞的人群做,如果在做操過程中,出現頭暈、頸部不適,要馬上停止。否則,可能加速頸椎間盤老化,使增生的骨質刺激血管和神經,從而加重病情。

頸肩腰腿哪哪都痛?當心!這些「妙招」,可能越用越糟…… - 天天要聞

枕頭的作用是什麼?給脖頸一個支撐托力,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弧度,起到放鬆頸椎的效果。長年不用枕頭可能使生理曲線變直。如果不用枕頭,頭的位置比心臟更低,影響頭部血液循環,醒後易頭暈、眼皮浮腫,睡眠質量反而不佳。

一般來說,若頭暈頭痛、耳鳴失眠,或睡到一半手腳發麻,可能是枕頭過高;若眼瞼浮腫,可能是枕頭過低或太軟,提醒你需要更換枕頭啦。

4

避坑提醒!

關於頸肩腰腿病的N個誤區

誤區1:睡硬板床對頸椎有好處?

並不會。目前沒有研究證明睡硬板床有好處,如果床過於硬邦邦,全身肌肉不易放鬆,反而休息不好。

誤區2:不穿秋褲會得關節炎?

寒冷和骨關節炎的發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經常受涼對會對血管、肌肉組織等膝關節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於關節炎患者、老年人、經期女性和孕婦而言,腿部的關節保暖是有必要的。

誤區3:止步檢查,不按療程治

腰椎間盤突出症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須拍腰X線片、CT、磁共振,腰椎造影等方可診斷。而椎間盤突出症,一般要經正規治療2周以上方能見效,不少病人才接受了兩三次治療,便失去信心,放棄治療。

誤區4:偏信理療儀

對於有些慢性頸肩腰腿痛的患者來說,治療儀是有一定緩解病情的作用。但離治癒標準相差甚遠,這些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誤區5:圖方便長期依賴止痛藥

有些患者喜歡一疼就吃止痛藥,而且用藥越來越高級,這樣不但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損傷肝腎。

誤區6:倚仗年輕忽視日常保養

過去,常聽中老年人喊頸肩腰腿痛,但如今隨著科技和網路的發展,伏案時間過長和缺少鍛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忽視日常保養鍛煉,甚至頻見10歲以下的孩子患上頸椎腰椎病。

如何避免頸肩腰腿痛的發生?

有何治療良策?

手機不得不用,如何將影響降至最小?

歡迎進群問專家

↓ ↓

微門診預告

4月17日下午2:30—3:00,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 張齊娟 將在37度里骨科康復群為您健康答疑,趕緊掃碼加入吧。

頸肩腰腿哪哪都痛?當心!這些「妙招」,可能越用越糟…… - 天天要聞

製圖 郭昌芳

公益導診熱線

4001000196(工作日9:00-17:30)

醫護入駐申請渠道

吳老師:18907114338

(37度里丨長江健康融媒出品 記者:祁燕 製作:費吟梅)

【編輯:余麗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著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義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布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