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吃飯、睡覺是生活中最愜意的兩件事。一頓美食、一個好的睡眠,能讓人精神抖擻、心情舒暢。
但有些人睡覺卻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打呼、流口水、磨牙等。這些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這三個問題,有一些流傳比較廣的說法,今天來帶大家分析一下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

1
睡覺打呼,可能暗藏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人們普遍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其實未必。如果打鼾聲音特別響,還斷斷續續的,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這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甚至死亡風險。

據統計,經常打鼾的人比正常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33%;而50%~90%的睡眠呼吸障礙患者患有高血壓,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概率是正常人的8.5倍!
還有研究表明,如果人在睡眠時每小時呼吸暫停次數超過20次,其5年死亡率將超過11%,8年死亡率將達到37%!
而如果是單純性的打鼾,呼吸比較均勻,且偶爾發生,和勞累、喝酒、感冒等有關,則無需擔憂。

2
睡覺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蟲?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磨牙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約有10%~30%,且85%~90%的人在一生中都有過磨牙的經歷。但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表明磨牙與腸道寄生蟲有關,它其實是許多因素協同作用的:

◎口腔問題:一方面,牙齒缺失或者排列不整齊,在咬合過程中就可能誘發磨牙症;另一方面,如果有口腔潰瘍、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也會引起磨牙。
◎缺鈣:鈣是人體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也是神經傳遞、肌肉收縮等身體活動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缺鈣會使肌肉緊張度增高,肌肉持續收縮,從而造成人體不自主磨牙。

◎神經因素:研究認為,夜磨牙症是睡眠障礙中的一種表現,它的出現和睡眠中的輕度覺醒異常有關;還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信息傳遞的介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異常改變有關。
◎睡前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晚餐吃太多或吃了夜宵,胃腸道存留太多沒有消化的食物,消化系統就需要加強活動,此時咀嚼肌也會「被迫營業」,導致磨牙。

3
睡覺流口水,可能是疾病徵兆?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小孩子由於嘴唇力量弱、牙齒擋不住口水、吞咽能力不成熟,流口水是正常現象;成年人流口水可能是睡姿問題,比如習慣趴著睡、側身睡,或用嘴呼吸。除此之外,就要小心疾病了:

◎口腔炎症:若口水是淡黃色,可能是由於口腔本身的衛生不良,有食物殘渣;也可能是齲齒、牙周病、炎症等增加了唾液分泌,睡覺時也會不自覺流口水。
◎面癱:面癱是面部神經損傷,導致面部肌肉癱瘓、口面歪斜、流口水、表情異常等情況,晨起後一旦有這些現象,一定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睡覺時出現打呼、磨牙、流口水的現象,都有可能是身體健康出了問題,我們一定要注意區分,不要輕易忽略這些小癥狀。
(我是大醫生官微)